主页阅读讲道太 6:9-13 热切盼望:求主引领我们

太 6:9-13 热切盼望:求主引领我们

《生命的福音》讲义
主祷文(5)
热切盼望:求主引领我们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主祷文”系列——“热切盼望:‘求主引领我们’”这个题目。

我相信我们对以下这段经文已相当熟悉,然而,让我们再读一次这段经文。耶稣在马太福音六章9至13节说: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有古卷没有因为……阿们等字)!

这是神的话语。

我多年前曾看过一篇访问,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经常提到这篇访问,因为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有所应用,而且到了今天仍然很容易理解。有一个记者访问了一个被判终生监禁的男人。这个男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因为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他超速驾驶,在漆黑的路上撞倒了一个小男孩。他意识到自己撞倒了人,却赶快踩油门,疾驶而去。小男孩在漆黑的路上身亡,因为没有人停下来救他(正如很多人所说的)。

换句话说,如果那个男人停下来,小男孩很有机会得到救治,便可能存活下来;可是,他在漆黑的路上死了。后来,那个肇事后不顾而去的司机被捕了。警方发现了一些证据,于是根据证据和线索找到了他。他没有自首,而是被警方发现后被捕的。他被定罪和起诉,我认为在法律上那是公正的裁决。他要在狱中渡过余生,他的一生从此便毁了。他对记者表示,他一直反复思想这件事,并说出他在这件事上的体会。

他说,多年前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父亲拥有一块名贵的腕表,那腕表是放在衣柜最上层的抽屉里的,他父亲很少拿出来。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孩,他走进去拿出那只腕表。腕表是包在手帕里的,他取出腕表来玩,不慎把腕表掉了在地上,腕表就弄破了。于是他用手帕把腕表包好,放回抽屉里,转身就走了,什么也没有说。

后来他父亲发现腕表弄破了,于是走出去吩咐他的孩子们聚集在一起(我猜他有很多个孩子),他问道:“我想知道是谁干的。”小男孩一句话也没有说。他对那个记者说,从那时起,每当他遇到困境都不会勇敢地面对现实。他认为在这种他必须放下自尊、面对现实、承认错误和付上代价的情况下,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隐瞒、说谎、不去面对现实。

他对记者说:“我无法通过这一切小考验,直到有一天,大考验临到,我便跌倒了。”你看,因为在那一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不诚实和懦弱已经变成了他的本能反应。当他看到自己闯了祸,便立即企图一走了之。他不顾而去,躲藏起来,他的一生从此就毁了。

耶稣基督知道生命充满这样的考验,当中有小考验,也有大考验。耶稣基督说唯一能让你通过这些考验的方法是寻求神,常常到神面前祈求,说:“神啊,求祢救我脱离生命考验中的凶恶。我将要面对这些考验,求祢不要让这些考验把我吞噬。求祢不要让我陷入这些考验,被它们吞噬。求祢救我脱离这些考验……。”

在中文和合本圣经这个字译作“试探”,经文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原文是一个希腊文,因为新约圣经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这个希腊文是很难翻译的,因为它的含义很丰富。这个希腊文peirasmos有时可译作“考验”,有时可译作“网罗”。这是一个很难翻译的字。
让我来解释原因。一个好的考验也可以成为一个网罗,这取决于你如何回应。一个好的考验也可以成为一个试探,这也取决于你如何回应。我记得多年前参加了一个课程,一开始时教授便这么说:“我知道你们大多数人的读书方式。你们在课程的上半部分,甚至头四分三的时间都马马虎虎,然后到了课程结束时才紧张起来。我想让你们知道,你们无法以这种方式来掌握这个课程的材料,你们必须循序渐进才可以掌握得到。因此,我不会告诉你们这个学期四个测验的日期。”教授没有告诉我们测验的日期。他突如其来的给我们测验。

教授的意思是:“我不会告诉你们测验的日期。随时都可能会有测验。首先,这意味着你最好每次都来上课;其次,你最好跟上课程的进度。”一方面,如果你跟上课程的进度,这意味着测验是一件好事,因为从某意义上说,这些测验让你保持诚实,让你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在哪些方面仍然需要多下功夫。这些测验让你对自己的学业负责,继续努力学习。
如果你让这些考验溜走,如果你试图虚张声势,这些考验便成为网罗。它们会暴露你的真面目,你明白吗?你看,考验能显出你的真面目。如果你拒绝承认自己的问题,这些考验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举例说,你可能认为自己饮食很有节制,然后当你一站上体重计,便一清二楚了。”这是考验。考验是什么?考验显出你的真面目。考验显出你的景况。如果你拒绝面对现实,考验可以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考验显出你的真面目。如果你犯错,如果你助长不当的行为和邪恶的事,考验便成为网罗。主耶稣告诉我们:“要到神面前,说:‘我的主、我的神,求祢不要让生命中无可避免的考验成为网罗。求祢不要让我的考验成为网罗,救我脱离生命考验中的凶恶。虽然这些考验将要临到,但是求祢不要让它们把我吞噬。求祢不要让我陷入这些考验。求祢不要叫我坠进这些考验,被它们吞噬。求祢救我脱离凶恶。”

想一想吧。你现在的景况如何?现在你是否经历小考验,却未能通过,因而令自己无法通过将来所要面对更大的考验?你怎么脱离生命考验中的凶恶?耶稣告诉你该怎样做。耶稣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考验,当我们仔细研读经文,便会看到一些非常实际的方法,帮助我们准备好面对生命中的考验。让我给你们说明面对生命考验的四个实际的方法。我们可以从经文找到这四个实际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预期生命中会面对考验,这是确保自己能胜过考验的第一个方法。这一点很简短,却非常实用。基督徒从不会因面临考验而感到惊讶。基督徒从不会因有火炼的试验临到自己而感到震惊。耶稣在主祷文中教导我们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主祷文是一个典范,教导我们时刻该如何祷告。我并不认为耶稣是说每当你祷告时都要背诵主祷文。耶稣是说这是我们祷告时应有的样式。因此,耶稣尝试让我们慢慢习惯时刻面对试验和考验。

考验是一个境况,这个境况能让你显现真正的自己。耶稣说:“我期望你为生命中的考验不住的祷告,常常察觉到这些考验。”基督徒学会预期要面对这些考验。在某意义上说,有两种方法使我们预期要面对小考验。我们忽略了小考验,我们甚至不认为它们是考验。主祷文让我们集中焦点,检视自己的生命,并且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中充满考验。我们认为考验是令人烦恼的事。我们心里想:“为什么我有这样的老板呢?为什么我的配偶经历这样艰难的时刻呢?”我们认为考验是令人烦恼的事。

耶稣说:“不是的,看看吧,那些都是考验。这是你们以诚实、勇敢和怜悯来回应的途径。你认为那是令人烦恼的事。不是的,它们是考验。你们应该预期面对考验。”我们应该明白考验的真义,考验让我们保持诚实,推动我们迈步向前,让我们掌握人生的功课。基督徒不仅要察觉到小考验,也应该预期重大的考验临到。

彼得前书四章12节说:“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这是圣经的命令。”火炼的试验。有大试炼临到,基督徒不会感到惊讶,也不会感到震惊。我必须告诉你,当你遇到困难,你感到灰心沮丧,但很多的时候,你遇到的困难都是由于惊讶而引起的,你因遇到困难而感到惊讶。问题并不在于所面对的困难本身,而是在于你对遇到困难感到惊讶。

你说:“这些事怎会发生在我身上呢?怎可能呢?为什么这些事竟会发生在我身上呢?”你感到灰心丧志,并不是由于所面对的困难本身,而是在于你对那些困难的反应。基督徒不会因遇到困难而感到惊讶。圣经说:“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

举例说,在你工作的地方有人对你说:“我希望你不要透露你所知道的事。不要讲真话,否则你不但会失去这份工作,而且我必定使你无法再在这个城镇找到工作。”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事实上,你感到很惊讶,因为你发现自己想要屈服。你对自己感到失望。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你该怎么办?首先你不要感到惊讶。你不可说:“这些事怎会发生在我身上呢?”

举例说,你极力帮助一个人解决财务困难,你认为这个人很优秀,品格良好,是个讲信用的人,但是他却骗尽你的金钱。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你惊讶地发现自己心里原来充满暴力的思想。你发现自己开始与人疏远,不想再帮助任何人,你因此感到很惊讶。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你看到吗?这是对你的一个考验。这个考验把你最丑恶的一面显现出来,给你一个机会去面对困难,从而改变过来,渐渐成长;另一方面,这个考验也可以成为一个网罗。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基督徒不会说:“为什么这些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呢?”如果他们坚持自己的神学信念,他们不会这么说。

再举例说,你立志成为一名运动员或表演者,这些职业需要灵活敏捷的身手。假如你的脚跛了,你的职业生涯就此便结束了。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你惊讶地发现自己心里原来充满苦毒的思想。你发现自己竟有自杀的念头,你感到很惊讶。这是一个火炼的试验,大多数人都感到惊讶,基督徒却不感到惊讶。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实在令人希奇。

有些人思想较为保守、讲求道德、重视宗教;有些人思想较为开放、崇尚自由、我行我素。虽然这两种人截然不同,但是我作为牧师却发现他们有一共通之处。他们对生命都有一种天真的想法。他们都认为:“安分守己的好人必定生活顺遂,胡作非为的坏人必定生活艰难。这是应该的。事实应该是这样的。”当他们发现好人往往过着苦日子,坏人却有好日子过,他们感到很惊讶。

这两种人虽然截然不同,但是当他们发现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时候,他们都会大发雷霆,因为他们想法天真,头脑简单。基督徒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因为基督徒看到那位他们所爱的、唯一真正的好人──耶稣基督,他们看到耶稣基督如何被人离弃、被人拒绝,如何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和压迫,如何痛苦地受死。你看,基督徒定睛仰望耶稣,当他们看到最好的人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他们意识到十字架是生命的基本式样。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神的手中,死亡通向复活;种子落在地里死了,就长出鲜花或长成一棵大树;煤炭在压力之下会变成钻石;矿石被火烧会变成精金。我们知道十字架教导我们这个道理。唯有藉着死亡才带来复活。唯有藉着牺牲才带来救赎。耶稣说:“仆人不能高过主人。”基督徒不感到惊讶。

经文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我们常常这样祷告。我们预期面临考验,我们准备好面对考验。我们作好准备。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不要感到惊讶……。”如果你感到惊讶,你仍然不明白十字架的真义,你仍然不明白,只要历史继续向前,十字架仍是在世上生活的基本式样。那位最美善的耶稣基督一生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主耶稣说:“来跟从我。”基督徒不会感到惊讶。

其次,考验中的真正敌人不是痛苦,而是凶恶。我们来看看这祈求。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第二点。当你面对生命中的考验,你的敌人不是那些境况,不是那些痛苦和不适,……这一切并不是真正的敌人。你不是要祈求脱离这一切,而是要祈求脱离凶恶。

这节经文可以有几种译法。和合本圣经译作:“……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这个字的形式在希腊文可译作“脱离凶恶”或“脱离恶者”。两种都可以。这句话可以解作:“救我脱离凶恶”或“救我脱离那使我作恶的恶者”。恶者当然是邪恶的,因此,这两种译法其实是相同的。

你注意到如果这节经文只有上半部,如果你只发出上半部的祈求:“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如果耶稣说我们只要这样祈求就可以了,你会以为耶稣的意思是:“让我脱离这些考验。永远不要叫我受考验。让我脱离这些环境。永远不要叫我遇到困难。”可是,这节经文的下半部重述了上半部。“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这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说同一句话。这是以一种正面的方式说出来,但它们的意思相同。“……救我脱离凶恶”这句话意味着避开试探。这意味着通过考验。耶稣的意思是:“你要意识到那些考验。”

有些人说:“我是基督徒,我知道自己是基督徒。”我要向这些人说话。有些人不肯定自己是否基督徒,或者知道自己不是基督徒。我也要向这些人说话。首先,那些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必须注意一点。耶稣基督说:“唯有罪能够真正伤害你。无比的痛苦也无法伤害你,但是一点点的罪却可以摧毁你。”

煤炭在压力之下会渐渐变成钻石。当考验临到你,只要你怀着诚实、怜悯、无私、忠信的心来回应,考验只会把你变为一颗钻石。你所面对的困难并不是环境或是难处本身。如果你怀着急躁、不信、苦毒、自私的心来回应环境,它便会摧毁你。你明白吗?你不会变成一颗钻石,你只会粉碎。

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所受的痛苦,也不在于环境。向神祈求,说:“主啊……”其实并没有问题。你看,经文给我们一些提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有个提示的意思是:“神啊,求祢不叫我们遭受我们无法承受的试探。神啊,我认为自己无法承受这试探,求祢叫这环境离开我。”但是经文的下半部显明你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耶稣对父神说:“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痛苦无法伤害我,罪却能伤害我。

无比的痛苦也无法伤害你,因为只要你以勇气和诚实来回应,它只会让你变得美丽、充满荣耀。一点点的罪却会摧毁你。罪才是真正的问题。你是一块被层层岩石重压的煤炭,你以为那些岩石是你所面对的问题。你在压力之下,你以为问题在于环境;事实却不然。你必须说:“求祢救我脱离凶恶。主啊,求祢叫我顺服。求祢帮助我顺服。”只要你顺服,你便得胜了。你已经脱离凶恶。

压力最终会离去。当你在压力之下,当你愿意顺服,你变得更坚强、更专注,更纯全。关于这一点,我也要对那些不知道或不肯定自己是否基督徒的人说话。有些人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基督徒。我不肯定自己是否基督徒。事实上,我想看看自己对基督信仰是否有兴趣,或者看看基督信仰是否适合我。”经文所说的祈求方式直截了当地粉碎了这个世代人们所抱的实用主义心态。

你有否注意到有一点很有意思?这个祈求在“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句话之后才出现。经文告诉我们,祷告时要先说:“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然后才说:“……救我们脱离凶恶”。为什么?这一点很有意思。当你蒙宽恕,就意味着罪的后果已经除掉了。神不会因罪而惩罚你。然而,耶稣说:“如果你想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你必须努力面前,继续为不再犯罪而祷告。”

人们总是对我说:“我想看看基督信仰对我是否有用。我想知道基督信仰是否有用。我很想知道诚实和洁净的生活、祷告生活或这类生活方式对我是否有用。”耶稣告诉我们:“基督信仰是真的,并不是由于它有用。基督信仰之所以有用,因为它是真的。只要你来到我面前,我可以给你成就一切,但无论我是否为你成就任何事,你也愿意来到我面前;你来到我面前,只因我是真的。只要你对我忠心,无论我是否为你成就任何事,你也对我忠心,我便给你成就一切。”基督信仰只有从长远来看才是实际可行的。因此,如果你只是因为基督信仰似乎有用而相信,这就大错特错了。

耶稣基督说你必须学会恨恶罪本身;你不只是恨恶罪所带来的后果,而是要恨恶罪。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知道自己已经蒙赦免,虽然他们不再面对受惩罚的威胁,但是他们仍恨恶罪。这样你便知道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换句话说,你远离罪,不是因为这转变不会带来实际益处,纵然最终这是事实;你远离罪,是因为它得罪创造你的神,也得罪为你而死的救主。

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那么你实际上是在利用神。你归信基督教,你想利用神,看看祂能否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快乐。最讽刺的是,如果你只是寻求安舒,却没有寻求义,你两者都无法得到。如果你寻求义,而不是寻求安舒,最终你两者都可兼得。你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你的环境,不是你的烦恼,也不是你的痛苦。你面对的真正问题是罪和凶恶。你必须明白这一点,不然,你总无法通过考验并真正成长起来。

第三,你必须藉着天父的爱来经过考验。有人问:“哪节经文这么说呢?”好吧,你必须谨记一点。我们已经探讨了一系列有关主祷文的信息,我在这里也不想多次重复,然而,在这个系列开始的时候,我们说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要以这句话来开始祷告:“我们的天父”。“天父”一词放在祷告的开端,从语法和神学上来说,这个词修饰了接下来的每一个祈求。你不只是来到神面前,说:“神啊,伟大的神,大能的君王,求祢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

耶稣基督要说的是:“你们要谨记自己已经得着儿子的名分,成为神的儿女,神是你们的天父。既然神是你们的父亲,你们要视祂为父亲,你们要持这种态度来看自己所面对的考验、困难和问题。”我告诉大家,当人们遭遇困境,我所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有以下其中一种反应。让我来简略地说明这三种反应。

首先,有些人会既忿怒又绝望。他们说:“我一直都很努力,我不该遇到这困境。为什么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呢?”我称这种反应为忿怒式的绝望,因为他们说:“我不该遇到这困境。这实在不公平。世上根本没有公义。”

另一种反应我称之为内疚式的绝望。那些人说:“我必定是坏透了。我猜想从前人们一直对我所说的话都是真的。我肯定是一个失败者。我一定是犯了错。我一定是很差劲,不然我不会受这样的苦。我受到惩罚,我被揭发了。”这是内疚式的绝望。有些人既忿怒又绝望,说:“我不该受这样的苦。”另一些人则是既内疚又绝望,他们说:“我是罪有应得的。”

此外,还有另一种反应,这些人的心变得刚硬,他们说:“生命令人厌恶。生命就是这样子的。我不再在乎了。”

我要给大家一些忠告。当苦难和考验临到时,事实上它们必会临到,你可以选择以上其中一种反应,你也可以作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你可以选择以上其中一种反应,你也可以知道自己是神的儿女,正如每个基督徒都知道这一点。基督徒不会说:“我一直努力赚取救恩。”基督徒知道自己是因为耶稣基督所成就的工而蒙天父收纳,得着儿子的名分。

想一想,得儿子的名分意味着什么。一个孩子被收养其实是父亲所作的行动。这是一个法律行动,是剎那间发生的事情。孩子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去赢得父亲的欢心,而是父亲说:“我收养这个孩子,不是由于这个孩子像我或表现出我家族的地位和身份;我收养这个孩子,并且要给他地位和身份。”

你看,得儿子的名分完全是出于恩典。当你收养一个孩子,你就是说:“我会把这个孩子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般看待。基督徒说:“从法律上说,我单单靠着神的恩典得以进入神的家,这并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绩。天父爱我,正如祂爱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一样。”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当你面对考验时,你要以这种态度去经过。

首先,基督徒看到生命中的困难会这么说:“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态度完全除去忿怒式的绝望。基督徒说:“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除非你知道自己是一个罪人,也知道自己得以与神建立关系全是出于恩典,否则你不是一个基督徒。你说:“我面对困苦的生活,这是罪有应得的。我理应遭遇更加困苦的生活。”但是一个基督徒也会转过来,说:“然而,我在天上的父爱我,正如祂爱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一样。”

神对自己的独生子说了什么?祂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因此,基督徒说:“神不会审判我的罪。”假如神审判我所有的罪,我早已灭亡了。”一方面,基督徒说:“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态度可以把忿怒除去。另一方面,基督徒说:“我知道我不会受到审判。”这种态度可以把内疚除去。

这种态度也可以除去冷漠的心,因为你说:“主啊,既然祢是天父,我知道我生命中遭到这些困境必定有其原因……祢不喜欢看到我悲伤难过,我知道祢是好父亲,我流泪的时候祢也与我同哭。祢是不忍心看见我受苦的,因此,困境背后必定有其充分理由。我仰望祢的独生子。祢叫祂经历无比的黑暗,为的是要救赎我们。我相信祢正在我身上做同样的事。我知道祢不会让这些困境持续下去……我要顺服,让这考验在我身上成就祢的旨意。”

你明白吗?基督徒是这样经过考验的。人们面对同样的考验可以有四种不同的反应。有一种人变得忿怒,有一种人变得内疚,有一种人变得心硬,也有一种人以喜乐的心来回应。你面对同样的考验,关键并不在于环境,而是你如何面对和经过这考验。你会去到神面前,以祂作你的天父吗?当你受考验时,你会仰望天父丰盛的慈爱吗?你会把神视作你的天父吗?当你这样去到神面前,你随即脱离凶恶,你振奋起来,得着鼓励和力量,并且被炼净。

第四,你若要知道如何应付考验,你必须明白耶稣所说的这句话:“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耶稣必定是想起受试探的经历,因为祂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历过受试探。神的灵引耶稣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圣经告诉我们,当耶稣受了洗,神的灵降下落在耶稣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神确认了耶稣是祂儿子的身分,神的灵随即引耶稣到旷野受试探。这是父亲的行事方式。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关心你的孩子,你会训练他们。当耶稣受试探(祂不仅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最后在客西马尼园也面对试探),祂往后的人生都受试探,祂胜过所有的试探。彼得前书四章12节说:“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

我认为彼得心里正想到但以理书第三章,那段经文记述三个犹太青年在巴比伦的事迹。当时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个金像,他对这三个犹太青年说:“虽然你们是犹太人,但是你们也必须敬拜我所立的金像。”这三个犹太青年对尼布甲尼撒王说:“我们决不敬拜偶像。”尼布甲尼撒王说:“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烈火的窑中。……若不敬拜,必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

你知道这三个犹太人说了什么吗?他们说:“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你看。你想知道如何应付考验吗?邪恶的尼布甲尼撒王说:“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这三个犹太人说:“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王啊,他也必救我们脱离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这就是在考验中把神当作神看待。一方面,认为神无法救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把神当作神看待;另一方面,要求神一定要救自己也不是把祂当作神看待。你明白吗?

一方面,不期望有神迹出现或不祈求神迹,并不是把神当作大能的神;另一方面,要求一定要有神迹出现,也不是把神当作权能的神。你知道那三个犹太人说了什么吗?他们说:“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即或不然,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他们将要被扔在烈火的窑中仍然顺服神。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我也不肯定是否真有其事。1940年,一批英国和法国的军队集结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当时他们面对着英伦海峡,即将被占上风的德军剿灭,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到底应该奋力战斗,还是应该投降?”英军最高指挥部发出了一个电报到伦敦,上面写了几个字。我相信当时英国仍有很多人信奉基督教,人们都明白这几个字的意思。

你知道电报上写了哪几个字吗?就是“即或不然……”,这几个字引自但以理书第三章。你知道他们要说什么吗?”他们的意思是:“也许我们会获救,即或不然,我们也不会投降。”结果,每个士兵都找到小渔船或小艇横渡英伦海峡,三十多万联军得以撤离,并且获救。这是一个神迹。

那三个犹太人说:“无论神是否把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拯救出来,我们也愿意顺服神。”于是尼布甲尼撒王把他们扔在烈火的窑中。那时,王望向那火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他不但看到那三个人在火中走动,他看到的不只是他扔在窑中的三个人,他还看到第四个人。如果你知道耶稣基督也站在火窑前,说:“我的主、我的神,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祢忿怒的杯本该倾倒在罪人身上,如今这杯将要倾倒在我身上,求祢叫这杯离开我。即或不然,我也愿意为他们进入那火窑。”只要你看到耶稣为了你说“即或不然……”,你也能够为祂说“即或不然……”。

只要你看到耶稣为了你进入那终极的大火窑,你会发现祂也在你的小火窑中与你同行。你想知道如何应付生命中的考验吗?你要预期面临考验,要明白唯有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你要藉着天父的爱去经过考验,并且明白耶稣基督为你对付试探。你要让自己在考验中不断成长,考验只会使你变得更美丽。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赐给我们这美妙的祷文,给我们显明该如何面对各样的境况。祢藉着主祷文把我们所需的赐给我们,祢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都赐给我们。求祢帮助我们明白这些教训,并且在生活中应用出来。我们常常以主祷文来祷告,我们每个主日在教会里背诵主祷文,求祢教导我们如何学会这些教训和运用这宝贵的资源。祷告奉主耶稣的名,阿们。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

主页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