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15:1-15
15:1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
15:2 豁免的定例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弟兄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
15:3 若借给外邦人,你可以向他追讨,但借给你弟兄,无论是什么,你要松手豁免了。”
15:4-5 “你若留意听从耶和华你 神的话,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耶和华必大大赐福与你)。
15:6 因为耶和华你的 神必照他所应许你的赐福与你。你必借给许多国民,却不至向他们借贷;你必管辖许多国民,他们却不能管辖你。
15:7 “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无论哪一座城里,你弟兄中若有一个穷人,你不可忍着心,揝着手,不帮补你穷乏的弟兄。
15:8 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补他的不足。
15:9 你要谨慎,不可心里起恶念,说:‘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恶眼看你穷乏的弟兄,什么都不给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于你了。
15:10 你总要给他,给他的时候,心里不可愁烦,因耶和华你的 神必在你这一切所行的,并你手里所办的事上,赐福与你。
15:11 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
15:12 “你弟兄中若有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服事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
15:13 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
15:14 要从你羊群、禾场、酒醡之中,多多地给他;耶和华你的 神怎样赐福与你,你也要照样给他。
15:15 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 神将你救赎。因此,我今日吩咐你这件事。
本系列信息是在探讨将福音扩及个人生活之外,延及教会之外,进入世界的结果。福音与人生各层面息息相关,所以必须与他人分享;福音与人生各层面息息相关,需要全人委身于耶稣,全然委身于耶稣,包括私人及公共两方面的生活。因此我们谈到神如何带领我们与朋友分享信仰,福音如何影响职场生涯及工作表现。
本篇及下一篇信息我们要谈谈,恩典的福音使人渴望公义彰显,在世上实行公义。申命记4章与15章告诉我们:神要我们行公义。这呼召包含三个层面,实行公义的三重呼召让我们知道行公义的动力,然后谈到向世人作公义的见证。我们来看行公义的三重呼召,行义的动力及行义的见证。
第一,先看行公义的三重呼召。
若要明白这强烈的呼召,需要对当时的经济环境有所了解。
仔细研读,你会发现凡借贷的都是穷人,注意到了吗?你必须借贷给穷人,因穷人才需要借贷。我们无法马上明白这一点,这和现代生活环境及经济观念截然不同,容我稍作解释。在工业化之前的农业社会中,人们不太会利用贷款进行发展,没有或少有商业借贷,根本没有分期付款。尤其在早期的以色列,大家都是农夫,农夫何需借贷?农夫借贷只有一种状况,就是收成很糟,没钱买种子。农夫一般的生活是耕作,收获,出卖谷物,他们所有的寄望在于有足够所得维生,有足够的钱买明年的种子。有时收成不好有几个原因——发生饥荒,或因天气恶劣,或因战事连连,或因家中成员亡故或生病。但无论为何原因导致收成不佳,只要一年欠收就会使家庭陷入困境,因为没钱买种子会失去土地,会挨饿。若有人需要借贷,表示生活已陷入困顿。
因此第3节并无歧视的意味,这里说你要豁免,这一点等会儿解释。“你借给你弟兄的,你要豁免;但借给外邦人的,可以追讨。”当时住在以色列的外邦人没有土地,这种外邦人通常是做贸易的,才会有商业借贷,情形不一样。申命记15章说的是生活困顿的穷人,需要借贷度日的人。你若因收成不好而借贷,次年依旧收成不佳,通常就表示你得卖身为奴。这种奴隶制度,不是我们理解的奴隶制度,几周前讲过两者的分别,他们是契约型的主仆关系——你要为债主工作,直到债务清偿,第12至15节谈到这一点,虽然之前没有宣读。
这是历史背景,需要借贷是因生活困顿,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神的呼召包括三个层面:
(首先),这是对信徒的呼召,对信神的人说的。神说,你们若是我的百姓,我要求你们做三件事:第一,要对穷人极其慷慨,以制度化的方式慷慨帮助穷人。请看申命记15章1节:“每逢七年末一年……”,或许有人不清楚,这是指第七年的年初,每隔六年或第七年的年中年尾……,其实这不重要,每六年或七年,我们现在说每隔六年好了,每隔六年,以色列境内所有的债务都要豁免。此外,12至15节接着说,要释放所有的奴隶。有些人债台高筑,不得不卖身为奴,每隔六年,要释放所有的奴隶,豁免所有的债务。
每个纽约客都比我懂经济,我只是对圣经稍有了解,我必须教导圣经,但你们比我懂经济,你们知道这句经文的意思吗?申命记15章7至9节,神说:穷人需要的一切你都要借给他。“穷人一切所需”,要是离豁免年还剩两年怎么办?每隔六年就要实行豁免,离豁免年只剩两年或一年有人向你借贷怎么办?你算了一下,发现20%的款项铁定拿不回来,“我不想亏这么多……”,但神不仅说你必须做,圣经还怎么说?还要甘心乐意地做。看到第10节了吗?这种慷慨济贫……,或许你曾捐助慈善事业,但你若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是十一奉献之外的付出。你若生活在那个时代,周遭的人,包括朋友、邻居、亲戚,若有人生活困顿,你就得借给他们。每隔六年要豁免债务,无论还剩多少。为什么?每隔六年,人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即使奴隶都得着自由,免得有人被长期的债务压垮,长久穷困潦倒,尤其在那个年代。因此,神要全国上下极其慷慨地对待穷人。了解了吗?这是该呼召的第一部分。
这呼召的第二部分是:神不仅要求百姓对待穷人极其慷慨,而且要帮助穷人自力更生。这点不像第一点说得那么清楚,但我们从7至9节能看出端倪,这里说:总要向他松开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给他。救济与脱贫方案不同,救济就像是紧急措施,使对方免于饿死。例如难民收容所或粮食救济,这是人道救援,针对急难需要;但扶贫脱困则需要更多资源,更为艰难,目标是使穷人自力更生。虽然只在7节和8节略略提及,但在12至15节有详细的描述。方才没有宣读,但就在下一段,注意听,(申15)12至15节说,“你弟兄中,若有一个希伯来男人,或希伯来女人被卖给你,服侍你六年,(显然,这是契约型的主仆关系),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你任他自由的时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从你羊群、禾场、酒醡之中,多多地给他。”
想一想,有个农夫,因为欠收,生活陷入困顿,来向你借贷,为了来年耕作用的优质种子。你借给了他,没想到次年收成更差,又遇到饥荒等等,于是他们以劳力还债,重点是满六年时你若只是豁免债务,他们的生活仍有缺乏,仍无法自力更生,你得慷慨地供应他们,要从你羊群、禾场、酒醡之中,多多地给他,使他们能自力更生。你知道这不同于贫民救济,例如难民收容所、粮食救济,这要花费多少?但扶贫脱困则包括职业训练、教育训练等,帮助人克服恶习,使贫困者能自力更生,建立自信,恢复品格。这项投资远比前者大得多。神说,我的百姓要决心这样做,不只是慷慨解囊,给他们鱼吃,而且慷慨解囊,教他们钓鱼。
最后,还有一点很清楚,神甚至谈到态度。祂要我们不仅慷慨付出,给穷人鱼吃,教他们钓鱼,而且要传递盼望,要让穷人有实际且极大的盼望,看见光明的未来。看到第4节(申15:4)了吗?这一点等会儿讲,很重要。第4节说,“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有没有人注意到11节说,“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所以我吩咐你如何如何”,乍看之下,两句话自相矛盾。当然,再合理推测一番,两句话太接近了,不可能是自相矛盾。那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既描述现实,同时又给人极大的盼望。一方面,总是会有穷人,总是会有人渐渐贫穷。圣经的观念非常平衡,谈到人们生活困顿的原因,有人为的压迫,有自然灾害,有个人恶习,因这是堕落的世界,罪恶的世界,总会有人生活困顿;但神说,你们中间不会有人永远贫穷,只要你们遵守我的一切命令。一方面,这并非乌托邦的空想,似乎只要社会工程做得好,就能根除贫穷;但另一方面,这也并非现代版的犬儒主义——“穷人嘛,你能如何?这社会病入膏肓了,总会有穷人嘛,爱莫能助。”圣经即不鼓励犬儒主义,也绝非乌托邦的主张。——穷人是有盼望的!回应这呼召的人,有使命向城市或社区的穷人传递盼望,这是神对祂百姓的呼召。
继续探讨之前,请思考几个问题。这呼召有三重意涵:包括极度地慷慨付出,而且帮助穷人能自力更生,不仅给他们食物,还要让他们有真实的盼望,看见贫民区光明的未来。
以下是几个问题。首先,这些教导不符合任何经济理论。再说一次,我知道我在对谁讲道。但这绝非社会主义,不是要政府掌管一切,而是吩咐每个家庭为别人慷慨付出。这也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家也都知道,因为资本的私人所有权……每隔六年豁免债务,资本的私人所有权与这种制度相冲突。在古代,资本的拥有者可以让债务人入监或让他签约为奴。即使如今也可以迫使人破产,获得部分赔偿。但这里所说的是完全豁免,意思是求偿是次要的,贫穷人的需要反而更重要,没什么经济理论与此相仿。
有人开始纳闷,这对于公共政策有何影响?答案是: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这问题我想了三、四十年,仍不确定这对公共政策有何影响。我不是完全否认,但我不认为那是重点。重点是:这是神的吩咐,是对祂儿女的吩咐,这的确和我们有关。旧约中的以色列是神权治国,西乃山上,神颁布律法,与每个国民立约。这和当代社会背景不同,所以,不能把神的命令,原封不动地套用在美国等社会。但神对旧约百姓的吩咐,其中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新约中神的百姓或基督徒。
我可以证明这一点,使徒行传4章34至35节,你若在这里聚会一段时间,就知道我以前讲过这篇道。这段经文描写,初代教会极其慷慨,使徒行传4章34至35节: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要用的,分给各人。是否注意到34节说,“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初代基督徒真的帮补彼此。“内中没有缺乏的”,听起来是不是耳熟?这里直接引用申命记15章4节的译本,路加直接引述神的吩咐,“你若谨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路加将这段话用在这里,他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是少数,在这大城里,基督徒只占少数,在任何城市,基督徒都是少数,虽然无法彻底消弥城中的贫穷,但有件事我们能做到,就是对穷人慷慨付出,扶贫脱困,让穷人有盼望,使他们社区、城市有极大的进步,产生极大的影响。路加直接引用申命记15章4节,意思是:神既吩咐旧约百姓这样帮助穷人,新约的基督徒也当如此。
约拿单爱得华滋是十八世纪新英格兰公理会牧师,其神学观及社会观在当代可谓保守,用现代标准来看是极其保守。但他研读圣经的结论是:圣经中措辞最为坚定的命令莫过于帮补穷人。这是神对你的呼召,包括三重意涵,是令人惊讶的呼召,这是第一点。
第二,圣经对我们有所要求时必定先提供资源。
这段经文稍微提到行义的动力,12节至15节描述得更为详细。我真该把这段经文列印,宣读。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这一点,第4节(申15:4)说:必在你们中间没有穷人了,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为业的地上。这里有个暗示:这应许地是我赐给你的,不是你赚得的。我将你们带出埃及,因我慷慨地对待你们,将你需要的赐给你。看见穷人时,你也应当慷慨付出。这段经文的结尾写得更清楚,13至15节,刚才读过了,14节(申15:14)说:要多多地给他(指卖身为奴的人),第七年要让他自由。要从你羊群、禾场、酒醡之中,多多地给他。耶和华你的神怎样赐福与你,你也要照样给他。15节(申15:15):要记念你在埃及地做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将你救赎。因此,我今日吩咐你这件事。“要记住你也曾为奴仆”,什么意思?你也曾经贫穷,是我救赎了你,不是靠你自己的努力,我白白给你恩典,所以你也应当这样对待穷人。
那是旧约,神没说:因为你善待穷人,所以我拯救你。不,神说:我以恩典拯救你,所以你应当善待穷人。恩典使人行公义,新约有何不同?新约的我们只关心灵魂得救,跟旧约时代不同?旧约有应许之地侧重物质面,新约就比较属灵?不!雅各书2章说:信心(使我们得救的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新约雅各书2章说:你说你有信心,但你看见穷人却无动于衷,不肯伸出援手,又有何益处?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件事上,新约的标准与旧约一致。
为什么?因为这里说,你得救是白白的恩典,不是靠自己的善行,而是白白得来。所以你应当愿意为穷人付出。或许穷困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但你应该伸出援手,如同神赐福你一样。新约中另一段经文更加完全,让我们对穷人的关怀比旧约的标准更高。有人说,旧约常谈到帮补穷人,但新约不谈这些。不,其实新约的标准比旧约更高。就在哥林多后书8章,保罗吩咐哥林多人,必须对穷人付出,接着指出原因,哥林多后书8章9节: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神在旧约中说,我白白地给你们恩典,所以你们应当帮补穷人。但在新约中,神说:我的恩典代价极大,所以你们应当对穷人牺牲付出。旧约中百姓知道脱离埃及等于出离监牢,他们知道,但他们不知道神拯救罪人要付何等代价。新约的我们知道这代价极大,为拯救我们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舍命。我们以前在灵里贫穷,后来得救了。如何得救?因基督失去祂富足,倒空自己,叫我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种动力和观念使我们能超越旧约百姓的一切。
这有何意涵?我们经历了神的恩典,这是恩典的福音,使我们能在世间行公义。有两个重要的方式,恩典的福音使我们在世间用两种方式行出公义:首先,改变我们对穷人的态度;第二,改变穷人对自己的态度。从这两方面来看,福音是行公义的最大源头。
第一,恩典改变我们对穷人的态度。马太福音5章3节告诉我们,“虚心(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这是第一种福分。耶稣说,你们若想要我的赐福(天国八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灵里贫穷。何为灵里贫穷?你若到神面前说:我做过些坏事,但我也做过些好事,所以请应允我的祷告,赐福于我。我做过些坏事,但我也做过些好事,所以请赐福与我。——这不是灵里贫穷,这表示我还有良善之处,我有贡献。不,灵里贫穷的人会说:我做了坏事,就连我做的好事,也是出于错误动机,我根本救不了自己,除非倚靠你救赎的宝血,我只能倚靠你。你这样谦卑过吗?你若曾如此,耶稣真地以宝血救赎我们。对这真理了解越深,受到影响越深,当你看到穷人,越能觉得他们是你的弟兄姐妹,你不会在他们面前有优越感,你不会对他们漠不关心。你不可能责备穷人说:振作一点吧。即使你想要对方为自己负责任,但神拯救你时,也没要你自行振作。当你知道你灵里贫穷时,你看待穷人的方式会彻底改变,你的态度会改变。
妻子和我在维吉尼亚的小教会认识一个人,这间教会的会友都是蓝领白人,许多人没受过多少教育。蓝领白人倾向歧视贫穷的有色人种,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哦,看看那些人的生活,怎么有那种生活方式。”——但那间教会有个弟兄很单纯,在维吉尼亚的小镇住了一辈子,但神的恩典彻底翻转他的生命,之前他不懂何为恩典,“得救本乎恩,不是靠善行”,这恩典的概念彻底改变他。记得他如此重生几个月后,有一天他来找我,那时我才到任一年,他说,“我觉得我一直都有种族歧视。” 那是1975年,在维吉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居民多是蓝领工人,这番话令我惊讶。其实我很胆小,不敢谈论这个主题,我在那里时间不长,从没对他和任何人谈到歧视,他却领悟了。他明白勿须贬低他人,以提升自己社会、道德、属灵的优越感。福音吞噬了他虚妄的认定,他警觉到从前的自大,心想:我为何蔑视镇上的贫穷人?我怎能那样轻蔑他们?我哪里不对劲?他说,“有一天我醒悟到,原来我一直都有种族歧视,福音使我醒悟。”
福音必定使人醒悟。第一,福音的恩典必定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你对穷人的态度。第二,恩典的福音必定改变穷人看待自己的方式。这是以福音为源头在世间行公义的另一种方式。
耶鲁大学神学教授米洛斯拉夫沃尔夫与贫民区穷教会的牧师在某个贫民区散步,这位牧师突然有感而发,说:贫民区百姓得医治的最大源头是“称义唯藉恩典”的真理。神学教授沃尔夫觉得,这是他听过最疯狂的说法,“看看,这里一穷二白,实际点吧!‘因信称义’的真理?抽象、空洞的教义,有什么帮助?”后来他思考此事,写下这篇文章,题目是《店主的金子》。
他写到:试想你若没有工作,没有钱,与外界隔绝,生活中只有贫穷和暴力,你皮肤的颜色“不对”,人生没有盼望,环境无可改变,你活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拜金主义充斥电视荧屏,这个社会每天无所不用其极告诉你,“没有成就就一文不名”,你是失败者,而且你永远都是失败者,因你今天达不到的目标,明天也不可能达到,你的尊严荡然无存,心灵被封锁在绝望的黑暗中……”,但福音告诉你,外在情势不能定义你的价值,你的人生有意义,你是珍贵的,神对你的爱没有条件与限度,你的成功或失败,无法影响这份爱。福音不仅在这群人当中遍传,也在这群人的生命中结果。这群人更决心将这福音往外传,穿透各种社经网络。这就是因信称义的真理。获得传扬,获得证据。还是死的教义吗?不可能。要在世间行公义,恩典的福音是能力的源头,因福音改变我们对穷人的态度,也改变穷人对自己的态度。
第三,行公义,见证神。
方才读过申命记4章5至8节,“我照着耶和华我神所吩咐的,将律例、典章教训你们……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这就是你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聪明。他们听见这一切律例,必说你们的神真是伟大。”这是最后一点,这是结论,我讲得简短,但很重要。我们应当行公义,有两个原因:一,这是神的呼召;二,我们行公义,能够荣耀神,使人信服真有一位神,圣经真是祂的话语,耶稣基督真是道成肉身。
使徒行传4章,记得方才读过的经文吗?在他们中间没有缺乏的,因为他们凡物公用。这节经文前面写道: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他们为何传讲神的道、基督复活、基督的福音,人们就会信耶稣?因为世人不仅亲耳听见新生命的信息,也亲眼看见这群人活出新生命,因为他们甘愿为穷人牺牲奉献。同样,世人若只听见我们传扬神的丰盛恩典,却看不见我们慷慨对待周遭的人,就不会相信我们所说的。他们若看见教会人数增长,会堂更大,奉献更多,却看不见我们为其它人付出,他们会认为我们伪善,或许他们有理由。
再讲一个我在维吉尼亚教会服侍的故事:那时镇上有个大教会人数不断增长,牧师很有魅力。相较之下,我们的教会又小又没有吸引力。有一次,一家人来教会聚会,他们是那间大教会的会友。我去探访他们,记忆犹新,我对他们表示欢迎,他们说他们正考虑换到我们教会。这番话我一直记得,他们说,“牧师很棒,口才很好,很有活力,讲道很吸引人”,那位姐妹说,“但我知道他如何待他妻子,我知道他很自恋,他伤害妻子,对她很残忍,他言行不一,我在台下听他讲得口沫横飞,却毫无收获。” 当时的我吓死了,我虽镇静地说,“欢迎你们来我们教会”,心里却想飞奔回家,一进门就说,“宝宝是否该换尿布了?亲爱的,让我来”。我警觉别人在看着我,别人在观察我的言行。
别说我了,别人在观察你的言行。你自称基督徒,但有人会观察你是否言行一致。我们若言行不一,他们为何相信我们的话?你说你有信心,但你看见穷人,却不肯伸出援手,这信心是真的吗?了解了吧?这个呼召有三重意涵,福音是成就这呼召的能力源头,行公义是极大的见证,能荣耀神。这是神的呼召,让我们回应这呼召。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感谢你赐我们大能的源头,数世纪以来,恩典的福音激励基督徒,因此广行公义。但我们也知道教会所做的远远不够,今天的我们并未善尽责任,恳求你帮助我们能有平衡的认知,福音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渴望蒙你喜悦,以敬畏的心知道我们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同时也对你的爱极有把握,确信你正在我们生命中做工,使我们能带着自信而活。恳求主教导我们该如何生活,使你得着荣耀,恩典的神。
奉耶稣的名祷告,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