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阅读讲道可 7:25-30 罪是酵母

可 7:25-30 罪是酵母

《生命的福音》讲义
罪的真面目
罪是酵母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罪的真面目”系列──“罪是酵母”这个题目。

我很喜欢十七世纪著名英国诗人赫伯特(George Herbert)的诗。有一首诗印象很深刻,描述那个年代旅店主人的热情款待。

当旅客来到旅店,汗流浃背,疲乏难当。旅店主人迎上前,第一句话便问候说:“你缺乏什么?你缺乏什么?你需要什么?”赫伯特在诗中将耶稣比喻为旅店主人,慈悲可亲。他说到一个人来到耶稣面前,自觉一无价值,满心罪污。诗歌这样描述:

恩主热情欢迎,我却在退缩不前,一身浮世的灰尘与负罪的愧疚。
我进门那刻,疲乏的面容,逃不过恩主雪亮的眼。
恩主轻轻靠近,对我温柔细问,是否有何缺乏。

诗歌余下部分,是比喻为灵魂的旅客的自白:“我不值得逗留此处,让我掩面离去。”最后,象征耶稣的那个旅店主人说:“谁该背负这种罪名?你定当就坐,细品我的生命。”于是我坐下,得享这爱的宴席。所以当你去到耶稣面前,请坐下细细品尝。

现在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经文。附带一提,这些经文都与饼有关。全部关于饼,坐下来,细细品尝。马可福音第7 和8章,经文很接近,有两类不同的人来找耶稣。耶稣在两段经文都谈到饼,但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达。我们将比较这两段经文,看看有什么得着。

马可福音第7章25至30节:
当下,有一个妇人,她的小女儿被污鬼附着,听见耶稣的事,就来俯伏在他脚前。这妇人是希腊人,属叙利腓尼基族。她求耶稣赶出那鬼离开她的女儿。耶稣对她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回答说:“主啊,不错!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耶稣对她说:“因这句话,你回去吧!鬼已经离开你的女儿了。”她就回家去,见小孩子躺在床上,鬼已经出去了。

马可福音第8章11至17节: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说:“这世代为什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他就离开他们,又上船往海那边去了。门徒忘了带饼,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他们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我们这个系列,每星期都会问同一个问题:“我们犯了什么错?人类犯了什么错?为何人能够丧尽天良,无恶不作?”我们已说过,圣经的答案是因为罪。为什么人可以互相残害,不留余地,是因为人心中有罪。道德标准被完全颠覆。

在这个系列,我们探讨的主题,我称之为“罪的真面目”。我们这次将不会研读使徒的书信或律法,或研读圣经对罪的教诲,我们会看看一些故事,那是历史的部分。我们会探讨一些有关罪的具体例子和比喻。我们看过了该隐这个实在的例子,看到罪像一头怪兽。我们往后会探讨乃缦,看到罪像大痲疯。在这次节目中,我们会探讨法利赛人,看到罪像酵母。

在此,我须要澄清一下,不止作为今天的引言,还是我们整个主题的基础。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花这么多时间探讨这样负面的题目?说到罪,这题目多么不受欢迎,多令人不畅快。”可能有些人会说:“这甚至动摇了我对基督信仰的基础。”也许有人会说:“我不确定是否信神,为何还要探讨罪呢?”让我给你两个理由,说明为何这个题目不仅重要,更是非探讨不可。

第一个理由。如果你认为,自己不确定是否信神,为何还要听一篇有关罪的讲章,那么我要特别告诉你,圣经对罪的教诲,是基督信仰真实性最强而有力的证明之一,的确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整个系列里,许多时我都能给你长长的清单,一个个绝顶聪明的人,最初厌弃基督信仰,鞭挞宗教,但后来全都浪子回头,信心坚定,非常虔诚。原因没有其他,只可能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人类罪恶滔天,明白只有基督信仰提到的罪,可以解释人类历史中没完没了的恶行。我读过一个人的著作,接下来将一再引述这个人。他是大学教授,自称世俗自由主义者,这个人就是著名社会学家和教育家德尔班科(Andrew Delbanco)。他这么说:“现今以我们理智去理解及面对充斥在社会的种种不公义与邪恶已经严重不足了。”他在书中指出,如果你抛开宗教,摒弃道德,否定宗教提及的罪,那么要解释人类自相残杀,只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要么便是心理学或社会学。

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换句话说,我们是在不断进化。进化论一向在粉饰太平,其中的花招,就是将人类的自相残杀解释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你也可以根据心理学,归咎于压抑的情绪爆发。不然的话,你可从社会学出发,说是因为生活困苦,迫上绝路。这些都是德尔班科的解释,我可以给你冗长的名单,他们都可作证,只要你站在罪恶面前,真真正正面对它,那么以上这些理论全都空洞无力。

如果那些理论成立,我们不仅罪恶,而且还无能为力,然而当我们真正面对罪恶,就会知道这些理论,没一个站得住脚。他说生物角度可给予解释,人类无恶不作,因为我们是从野兽进化而成,野兽都是凶残成性的。

俄国伟大的小说家杜斯妥也夫斯基(Dostoyevsky)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里这么说:“我们骂人衣冠禽兽,凶残成性,对那些野兽来说实在很不公平,完全是一种侮辱……老虎只懂张牙舞爪,撕扯啃食,从不曾想过把人钉死的酷刑,即使真有此能力,其实连想也不会想。”形形式式的理论学说,都是想解释罪恶,但全都不着边际,唯一有力的解释,只有道德完全崩溃,我们对真理视而不见,明知故犯。

如果你不肯接受历世以来传统对罪的理解,你无论是个人方面,还是待人接物方面,都会出现偏差,生活陷入混乱。你会像上个节目谈及的扫罗,活在自欺中,无法看清自己的真面目。如果你不明白罪的教义,很难能在人生中站立得稳。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理解罪的教义,很难明白神的爱和恩典是何等荣耀,更不可能为之着迷,欢喜赞叹。有一个比喻多年来给我许多提醒。假如你有一天对我说:“那次我正在你家中,但你刚好外出。当时有人来追收欠款,我于是替你付清了。”我会如何回应?这完全视乎欠款有多大。

如果只是邮费呢?如果那人是房东,来追收拖欠的租金呢?如果是税务局的人,来清算十年来所欠的税,准备将房屋查封呢?除非我知道是欠了十元、一万元或是一百万元,否则不可能知道你帮了我多大的忙,是一点点呢,还是救了我一命。我也不会知道,是应该握一握手表示谢意,或是热泪莹眶,立誓此恩不忘。除非我知道欠款多大,否则不知应如何响应。

因此,你现在的生命若是欠缺一份喜乐,请你想想,要是耶稣为你受死并未彻底改变你,使你惊喜得不知所措,令你判若两人,当你思想祂在十字架上为你受苦至死,却怎样也无法得着喜乐和力量,总是有心无力,欠缺喜乐,你可知道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未看到祂为你所作的付出到底有多大。你不知祂为你担当了多少,不知祂所成就的,到底有多伟大。

如果你没有喜乐,如果祂的付出,没有令你更新,那么你就是不明白罪有多重,有多深。这是最主要的原因。英国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桃乐丝(Dorothy Sayers)有一部著作《信仰与混乱》(Creed or Chaos),将这个道理解释得淋漓尽致,面面俱到。她说,如果你不明白罪,看不到罪的严重性,不知道罪有多深,那么面对生命,就不能理解罪带来的绝望及耶稣所带来的盼望。

她说:“如果以为基督信仰是超尘脱俗,脱离现实,充斥着理想主义,纯粹导人向善,强调好心有好报,那真是十分可悲……相反,基督信仰是无情的现实,甚至是残酷的现实(这是独有的见解,而且从不动摇)。事实上,我们不可能过着无懈可击的生活,也无法得着快乐,然而神成就了永恒的救恩,使地上一切的快乐,看起来犹如粪土。”

这就是基督信仰。你可知她在说什么?她是说,一方面,你以为人类互相残害的原因是社会出了问题,是心理上的压抑爆发,可是如果不明白罪的教义,你没可能明白生命的真相。那么,你仍然对生命本身败坏的本性未完全死心。

可是另一方面,你也不可能明白耶稣为我们成就的救恩,赐予了我们恩典。你不会知道恩典能够在我们心里动工,改变我们,使世俗的快乐看似粪土。她指出,你不会有真正的喜乐和把握。面对人生,你就不能理解罪带来的绝望及耶稣所带来的盼望。由此看来,探讨罪是否很重要呢?我们不能不探讨罪。

在这里,法利赛人是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而耶稣称罪为酵母,则是个更生动的比喻。和合本圣经译为“防备法利赛人的酵”,新汉语译本则译为“提防法利赛人……的酵母”。酵母能使面团发大。耶稣基督为何称罪为酵母呢?这教导我们什么?我们可以怎样提防?

首先请记着,酵母有许多好处,但罪就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比喻只能相似,没有完全对等的。那个时代的人对酵母的认识有限,只知在面团里仅仅放入一点酵母,就会扩散到整个面团,烘焙过后,面团随即会膨胀,变成美味可口的饼。

但他们知道酵母会分解面团的甜味,时间越长,就越酸涩。要是你任由酵母作怪,时间一久,所有甜味自然都消失净尽,无法入口。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酵母其实是一种生物,是活跃的单细包真菌,它们消化面团的糖分,将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

酒精会挥发,但二氧化碳留在面团里,使其膨胀发大。然而,要是时间过长,酵母会分解所有糖分,完全摧毁那块饼,令它苦不堪言,无法入口。当时人们已有认知,耶稣就是要强调这点。他们都知道,酵母在暗中工作,无从得见。其二,酵母扩散得很快。其三,它将甜味吸收净尽。耶稣要教导我们认识罪。

耶稣要教导的第一点。“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反映罪根本上是隐藏的,难以看见,是内在的特性。如果有两个制饼师夫在搓面团,一个没有酵母,另一个则放了酵母。单从表面看,你根本无从分辨谁放了酵母,根本没可能分辨。酵母是看不到的。耶稣就是要藉酵母指出法利赛人的罪。

法利赛人特别注重外在方面,包括行为、装束和仪式。耶稣一次次针对这些虚有其表的生活方式,表明罪在人心里悄悄工作,隐而不见。罪是发自内心的,可以是思想、意念、动机、立场和取向。罪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对我来说,现代法利赛人的最好例子,莫过于电影《不惜一切》(To Die For)中由著名女演员基德曼(Nicole Kidman)饰演的角色。这是一个伪君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上朝气勃勃,容光焕发,既有农村姑娘的纯朴,又有时代女性的魅力,果敢自信,可是内心却野心勃勃,冷酷无情。她对自己的丑恶视而不见,别人更无从得知,直到最后才被揭穿面具。耶稣要法利赛人知道,他们心底里真正的主宰,正在蚕食他们的思想和意念。

让我这么说,人内心充满的,到底是罪还是恩典,肉眼是分辨不出的,但最终会驱使人走向截然不同的光景。人若被罪主宰,会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恩典常存于心的,则会说:“施比受更为有福,我的生命为你而活。”每时每刻,何时何地,你都有权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你可以巧取豪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可以守望相助,祝福别人,施比受更为有福。你选哪条路呢?在内心深处,罪和恩典就是这样的不同。

耶稣要法利赛人知道,“难道你看不见?你捐钱给穷人,道德高尚,竖立圣洁模范,时常到会堂读经祈祷,十全十美,可是一旦揭开面具,所有出发点都是自己。”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被罪充满,罪最终会毁掉你。我稍后会详细说明。

耶稣的意思大概是:“你看不见么?应当防备法利赛人的酵,提防所有徒具形式的义。他们不晓得要省察内心。内心才是最为重要的。”几百年前的清教徒神学家和作家约翰‧欧文(John Owen)以一句扣人心弦的话概括。他说,浅浅的小溪发出潺潺的响声,渊深的河川则是静静地流,罪也如此,越是深沉,越是无声无息。

换句话说,你要是看不见自己的罪,不会为自己的罪苦恼,为之不悦,甚至完全看不见罪,又或听我说了这么多,仍然一头雾水,要是听到自己是罪人,就会心里不舒服,那么罪已经极为深沉了,藏在最深处,最不易察觉,最无声无息了。罪已经很深沉了,在深处苦苦经营,相当成功。“防备法利赛人的酵”,省察内心吧!请你检视心里的动机。

耶稣要告诉我们的,不仅是罪隐藏深处,暗中工作,是发自内心,包含种种动机,祂还要告诉我们第二点,就是罪的扩散势不可挡,无法避免。顺便说说,古代的制饼师夫处理酵母的程序是怎样的呢?如果把酵母放入面团后,面团膨胀起来。他们知道酵母存在,在烘焙前,他们会取走存有酵母那一块面团,把它拿开,确保其他面团不受影响。这以后,他们才烘焙余下的饼。

好戏在后头。在处理大堆新面团时,他们会取来那块存有酵母的面团,黏附其中,酵母的威力立竿见影。酵母扩散开来,发起酵来,扩散得很快很快,势不可挡。耶稣想表达什么意思?你不可能将罪藏在生命中某个角落。罪像洋芋片,不可能只吃一片。你不可能只犯一次罪,不可能把罪锁在墙角,对它说:“不要再烦我。”

如果你不放罪在眼内,说什么“它那么微不足道,不会影响我的”,把罪视若无睹,我告诉你,耶稣教导我们,罪会死盯着你,不会放过你的。罪像坏疽,要是你脚上生坏疽,你不会轻描淡写的说:“它大概会原封不动,我只会走起路来一点点的不便,情况不会太糟的。”你绝对不会这么说。你要么以抗生素杀掉坏疽,要么得把脚切除,因为不是坏疽死,它就会杀掉你。你放过罪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它不会放过你。

罪就是这样,与酵母很相似。起初,罪只是在内心深处,毫不实在;接着变成想法,那些意念,就像一点点酵,正如圣经所说,发酵变大。让我给你说明,例子多不胜数。让我给你举个例子。一丝恼恨的思想。意思是什么?好吧,假设有人得罪你。

你可能憎恨整个民族,由于曾被迫害,所以对某个国家的人咬牙切齿;或者在工作上,曾经被某类人敲诈过,受到伤害,所以凡是这类人你都很反感;或者在你无助时,你的配偶却弃你于不顾,使你痛恨不已;或是你的父母做过什么,令你不能释怀。诸如此类。

如果你让仇恨一直燃烧,它不会令你好过。你怎样令仇恨燃烧下去?其实很简单,你一小点一小点给它燃料,把别人做成的伤害,重温一遍又一遍。你很快会发现,自己在诅咒他们,希望他们万劫不复。你经常幻想如果他们没有出现,人生会尽善尽美。

你可以使它不断燃烧,也可以扑灭它。你可以发出挑战,阻止它每一次的蔓延。每次当你发现它烧到眼前,马上把它扑熄。你与它角力,你选择宽恕。你想方设法,尽一切努力去宽恕别人。这才是上策,否则如果你终日怀恨,对仇恨坐视不理,它不会放过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整个生命会被仇恨吞噬。

终有一天,仇恨会爆发,可能用最恶毒的言语,也可能以牙还牙,甚至诉诸暴力,令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悲剧收场;就算没有进行报复,积压内心,也会令人崩溃。它会令你整个人生苦不堪言。总有明白你的人。你会说:“这些人拒绝了我,但我可以找其他人认同。”

罪在蔓延,可以使你中毒甚深。你总是先入为主,说:“他们多半会拒绝我。”其实你有所不知,他们拒绝你,是因为你对他们毫不友善,愤世嫉俗。事情怎样发展?罪取走了甘甜,吞噬了你生命的香气,不留余地。你不要坐视不理,不是宽恕,就是毁灭。你要处理罪的问题,要不是的话,它会扩散蔓延,使你变成行尸走肉,苦不堪言。你放过罪的话,它不会放过你。

让我给你另一个例子。假设你已结了婚,却对另一个异性有非分之想。你不可能只在思想上犯一次奸淫,你会一次次对这个人想入非非,然后对其他异性起邪念。接着发生什么事呢?我告诉你。

罪催迫你,可能使你欲火焚身,驱使你陷入婚外情,与人通奸,对配偶不忠,接下来是无休止的夫妻不和,罪疚挣扎,甚至导至家庭破碎,两夫妇对簿公堂,撕裂和痛苦没完没了。即使你将欲念埋藏心底,以为只是想想无妨,但它会扩散的,侵蚀你整个生命。你可知会发生什么事?罪会吸干你们夫妻之间的甜蜜,幻想的迷醉总是胜于现实,配偶和幻想的完美化身比较,总是相形失色,你对配偶的爱会逐渐消减,你们的甜蜜会被蚕食。

你可以不断进行模拟。只撒一次谎,世上绝对没这种事,没有人能只撒一次谎。你要么着手处理它,医治坏疽,坦白承认,说出真相,要么满口谎言,让谎言发酵膨胀。人生各方面都可能这样,例如妒忌。我到底要举多少个例子呢?“防备法利赛人的酵”,你不能放过一点点的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哥林多前书第5章6 节,保罗将自夸比喻为面酵。他说:“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他可能在想面团如何发大,我不知道,但有趣的是,耶稣与法利赛人有一番争论。法利赛人要求证明,“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你可知意思是什么?他们要看见大能奇事,就像是说:“我们很难相信你就是弥赛亚。你可否给我们行个神迹,令我们完全信服你?”

你可知耶稣说什么?“没有神迹”。整个记载令人很惊讶。首先,耶稣行的神迹数之不尽,他们已经见过不少了。其次,为什么耶稣在各处行神迹,这次却拒绝他们呢?事实上,这以后耶稣行了更多的神迹。耶稣想表达什么呢?是这样的。

来到了最后一点,耶稣其实想告诉我们,罪的本质出于傲慢,拒绝接受恩典。法利赛人为何无法信主?因为他们以为:“问题出于耶稣的神迹不够大,我们要更大的证据。”这是真正的问题。他们想要有个更强大的弥赛亚,能够奖赏他们这班以色列的领袖,可是耶稣不是要作权倾一时的弥赛亚,祂要作谦卑的牧者,以软弱的姿态救赎世人。

耶稣行的神迹多不胜数,但都是救赎的神迹,为了医治人。祂不是要推翻罗马政权,不是要掌控军政大权,然后论功行赏。祂来到地上,是要作恩典的弥赛亚,宽恕赦罪。法利赛人看不到自己有此需要,结果心里愚顽刚硬。

证据多得不能再多,但法利赛人自以为义,不认为需要救主为他们牺牲受死。他们以为自己不需要恩典,因此将种种质疑,归咎于耶稣,对祂表示:“你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你行的神迹不够。”耶稣的回应意思是说:“看到么?如果你否定恩典,你永远无法满足。你会不断要求神迹,没完没了,可是你永远不会足够。”

罪就是这样蒙敝你。举个例,有些人的生命出了乱子,或是麻烦缠身,他说:“我将要大祸临头了,如果神不救我,我不能保证还会相信祂。神要给我行个神迹,必须响应我的祷告。祂必须帮我度过难关,否则我不再信祂。”

耶稣怎样回应?祂大概会说:“这个假设,就是法利赛人的假设,以为是我欠了你。因为你拒绝承认自己是个罪人,不配得到什么,而我为你受死,把一切献给了你。因为你拒绝了恩典,将自己的问题,还有缺乏信心,统统都归咎于我,这分明就像法利赛人。可是你有没有察觉,不管我给你行多少神迹,你还是会再求下一个?你总是郁郁不乐,焦躁不安。正视你的傲慢,不要再诸多要求吧。请看看恩典。”

你们有些人说:“我并不骄傲,甚至厌恶自己,满心沮丧,像个失败者,感觉可怜透顶。”你可知神要透过这段经文,对你说什么话?祂要告诉你:“我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死在十架上,你还想要什么?你还想要什么神迹,证明祂已接纳你,深深爱你?”世上有两种骄傲,第一种骄傲说:“我太好了,根本不需要恩典。”另一种骄傲则说:“我太差了,根本不配得着恩典。”

第一种骄傲说:“神欠了我。”因此终日祈求神迹。另一种骄傲则说:“你知什么?我还未做好自己,不想神可怜我,白白赦免我。我太差了。”神要你知道,你的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你想看见神迹。你在要求神迹。耶稣基督早已给了你神迹证明。

这是证明。如果有人不断踩踏自己,就像多年前曾听一个少女诉苦:“唉,我是个基督徒,但从来没有约会,有什么值得高兴?没有人爱我,这感觉痛不欲生。”她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其实是说:“神啊,给我一个神迹,给我一个男人。”

你可知耶稣大概会怎样回应?“如果我给了你一个男人,你还是会不满足,想要另一个神迹,因为你无视了我所给的那个终极神迹。因为我为你受死,成就了一切,你能够得到爱,得着盼望,所以我不会再给予任何神迹,不可再给予更多记号。”

那个希腊裔腓尼基族的妇女就明白这点。犹太人视希腊人为不洁净。她来到耶稣跟前,求主治好她的女儿。耶稣说了什么?祂说:“让儿女们先吃饱,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祂所指的儿女,就是以色列人。祂以狗比喻外邦人。

她做了什么?这可说是了不起的典范。这是对恩典的信心,如果你常存于心,这份信心就会越来越大,你所面对的问题亦会迎刃而解。她说:“但是狗在桌子底下也吃孩子们的碎渣儿。”她的典范是这样的。一方面,她是说:“是的,主啊,我是狗。我不介意祢这么说。我不配有神的同在,我不值得。但祢是慷慨大方的,你的圣桌有许多饼,取之不尽,足够有余。”

你看到么?一方面,她非常谦卑,给那些傲慢拒绝恩典的人当头棒喝。另一方面,她非常勇敢坚定,说:“但我知祢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我知祢有丰盛恩典,我也想得着赐予。”谦卑和坚定,这两个特质能医治你,的确能治好你。她唯一不晓得的,是不知道耶稣将要受死,成为我们的饼。她想要的饼,足够有余。我们这些犬类,有取之不尽的饼。在神面前,我们都是外邦的犬类。

她不晓得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基督已为我们受死。看啊,有法利赛人的酵母,也有天国灵粮。主耶稣是天国灵粮,必须被擘开,才能使我们足够有余。如果你细读这段经文,看到祂做了什么,然后说:“这就是我要的终极神迹,我不再看其他神迹了。罪使我想得到其他神迹,骄傲使我过于自高或自卑,以致无法得着恩典,使我求东求西,要有约会,要有情人,要有成就,诸多要求,无休无止。”

祂的赐予如何超过你的所想所求?罪使你诸多要求。圣灵在你心里的工作,却完全不同,祂使你由衷的说:“我的生命属于祢。”祂将生命献给我们,如果我们深深感动,那么当有人超越我们,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反而伸出友善之手,说:“来吧,我可以助你一把。”

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求祢开我们的眼,使我们明白罪极其危险,能扩散开来,蔓延人生各方面,使我们深受其害,狂妄地说:“祢是属于我的。”感谢圣子道成肉身,为我们献出生命。求祢成就,使我们领受圣灵,得见主耶稣基督的爱,让这个最大的神迹彻底推倒我们的高傲,驱走恐惧和焦虑。我们求祢赐下饼和杯,让我们灵里饱足,深深明白主的牺牲和大爱。我们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

主页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