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为改变而努力
所有建筑工人都会告诉你,一个高质量的地基会让人相信接下去的工作将建成一个建筑物。而辅导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介绍的初次会面只是塑造人生命的一个起点。在随后的实施计划中,你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每个阶段,要牢记我们所列出的方法,即倾听、思考人对神、其他人、环境和自我的回应,然后说话。
在本章中,我们希望教会你如何推进辅导的过程。如果只是延续在初次会面时所做的事,那么我们只是在过度建造根基,这并不会带来什么有用的东西。建造一座建筑物,需要一系列不同的任务和技巧。
接下来的内容适用于你大部分的辅导会面。你可能还会涉及初次会面的内容,这是正常的。我们并不是在暗示,接下来的会面会强行过渡到某些别的任务,而是要逐渐地引入。本章我们将阐述四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应当或多或少成为下一阶段中所有会面的部分内容:(1)了解最新情况;(2)询问预备功课的情况;(3)继续探索关注点;(4)提出救赎性的补救措施。
了解最新情况
首先,了解最新情况。当一个人走进房间时,你强烈地想要知道是什么问题最困扰对方。人们往往会对上次的对话感到厌烦,害怕承认上周的失败,或者担心在辅导中刚刚出现的一些状况。询问他们的近况,请他们说出自己感到最迫切的问题,这可以为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积极回应当下处境提供宝贵的见解。这也可能成为一个绝佳的时机,用以展示圣经与那些乍看之下没什么属灵意义的情况的相关性。圣经对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有判断,你可以通过关注一个人的切身经历来说明这一点。
你提出的问题必须简单且具有开放性,但同时也要有导向性。下面是一些建议,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别,但意思都一样:
· 关于我们讨论过的一些问题,请告诉我本周有什么最新进展。
· 面对这一切你的情况如何?是感到沮丧还是受到鼓舞呢?
· 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里,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认识吗?
· 有没有出现过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事情相关的情况?
· 本周是否发生过一些事情你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
有时候,从这些一般性问题得出的事实非常重要,它们足以改变会面的发展轨迹,因为你感到有必要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还有时候,这些事实只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人。无论如何,了解最新情况绝不仅仅是进入辅导会面主要部分的礼貌性做法。它对于了解一个人的亲身经历至关重要,这样你就可以针对这人目前的心境和生命状态进行辅导。
询问预备功课的情况
在了解了最新情况之后,应立即询问对方预备功课的情况。检查家庭作业并不会把你变成一个古板严厉的老师。相反,你只是在了解,这些材料如何促使一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并在他的难处中看见基督。
在两次辅导会面之间,最常见的功课就是研读相关的圣经经文,并祷告和默想。你应该花时间查考指定的经文,并找出被辅导者获得的圣经见解。为此,最好的办法是提出能揭示出下列三点的问题:
1.这个人是否明白经文真正的意思?
2.他明白这对于他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吗?
3.他是否明白这些含义与基督耶稣有什么关系?
根本上来说,回顾预备功课是个好办法,它能教导一个人好好读圣经,并全心相信圣经关于真生命的智慧。
如果你还布置了其他功课(记日记、写作业、实际操练等等),一定要检查这些功课,并了解这人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你不询问预备功课的完成情况,就表明你认为它不那么重要。那么被辅导者很快就会认同你的想法,进而失去做功课的动力。
如果人们没做功课,不要马上责备他们。有些人觉得生活太过忙碌,以至于他们做不了太多别的事情。因为存在这些挑战,你布置的预备功课就显得不切实际。我们知道,有太多深陷抑郁的人不能读完一整本书,太多小孩子的母亲没有很长时间祷告和默想圣经。了解这人生活中的挑战,你就可以适当地布置预备功课。当然,可能有些人只是想利用辅导过程来诉苦和抱怨,而不愿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始终缺乏后续的行动,那么是时候和对方谈谈,不要将彼此的时间浪费在一个没有进展的辅导上了。
继续探索关注点
如果你的预备功课布置得合适,那么讨论功课会很自然地引出已知关注点的更多方面。在大部分会面中,通过观察被辅导者对最新事件的回应,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他们问题的理解。生活会不断揭示出他们的问题,你只要观察就好。糟糕的婚姻会破裂,饮食失调的女士体重会减轻更多,抑郁的人会逃避上班,有自残倾向的人迟早会伤着自己。关键在于,问题绝不会一成不变。你要设法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主动回应目前正在发生之事的。
人的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牧者则需要时刻了解这种变化。把一个人处境的事实与其对这处境的回应区分开来并非总是易事。你必须认真倾听人们使用的语言,它可能充满了情绪,也可能揭示了一些重要的误区,亦或暴露了一些不健康的偶像。语言对于这些人来说像是气压计,它会揭示出一个人的信念和欲望,以及他看重何事。“我讨厌我的丈夫”、“我认为神不关心我”、“我放弃了”、“没有人知道当中的滋味”这些说法既揭示了信念,也揭示了情感,不要害怕面对。如果你羞于谈论能暴露强烈情感的话题,那么你会错失一个洞察人心的绝佳机会。不要因为觉得尴尬就匆忙跳过那些表达情绪的时刻。这种时候常常能让你更了解这人最深的渴望和信念,也可以让你更清楚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人在敬拜什么。这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是敬拜基督耶稣还是被用于服侍自己?
我们讲到方法时列出的人们内心的各种回应(对神、对自我、对他人和对环境的回应),提供了一种寻找这人敬拜什么的方法。神按着他的形象造人,为要让人敬拜他。这种敬拜的自然驱动力要么会朝向神,要么会朝向成千上万抵挡真神的假神:社会认同感的认定、职业成就的满足感、某种关系带来的安全感、更轻松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舒适感。人们喜欢谈论什么、他们被谁吸引、如何打发时间——总而言之,就是他们的内心如何回应生活——这些都是关乎敬拜的事。牧者不应把辅导主要看成是设法解决问题,而是依靠耶稣基督的福音试图使人们的敬拜对象从受造之物转向那位创造的主。
当我们探索一个人的处境和内心回应时,有两个重要的注意事项。首先,不要匆忙或简单地给一个人心中敬拜什么贴标签。你不是在寻找偶像,好像这些事情很容易贴标签似的。一个三十四岁沉迷于游戏的人,并不是在敬拜他的XBox(微软游戏机,译注)。一个有性行为的少女,也不是在敬拜她的男朋友。就像那些受以色列人追捧的迦南生育之神一样,这些对象常常是获取其他事物的手段。以色列人所迷恋的并不是一块雕刻过的木头,而是他们认为那个假神能赐给他们的东西——多子多孙、财富、兴盛、安全、归属感、世代永续——换言之,就是按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所有这些好处,他们都想脱离创造主来获得。因此,以色列人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离弃了神,去追求脱离神的生活。
对游戏上瘾的人把XBox当作一种可以得到很多可能性的物品:做成大事的意义,逃离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单纯的冲动刺激带来的快感。但无论如何,他都是在寻求一种脱离神掌管的生活。那个有性行为的少女也是在利用她的男朋友为自己获取很多的可能性:关系的归属感、在同辈中被接纳、逃离一个没有爱的家庭,或者单纯为了获得性快感。这些都是比表面事物更深入的敬拜问题。
第二,当一个人向你求助时,不要以为他完全清楚自己的动机是什么。人们会有各种动机和愿望,甚至是他们并未完全意识到的信念。并非一个人回应的所有方面都是直接的、有意识的决定的结果。我们不太认同许多心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潜意识理论。我们只是指出,人们对于自己的欲望、信念或意图会有不同程度的认识。辅导常常能让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帮助他更清楚为何他会以某种方式思想、感觉或行事。
我们为什么要提第二个注意事项呢?这是为了防止简单用套路警戒人。通常情况下,一开始就直接训诫并不合适。一位愤怒的丈夫可能会认为他只是因为最近一次争吵的事情生气,比如在财务方面的分歧。此时,笼统地指出他的偶像就是金钱,并因为他发怒而责备他,并没有什么作用。你得帮助他了解他对他妻子的看法(她是物质主义者还是对他不尊重)、他想要的东西(随心所欲的自由),以及他表达怒气的其他方式(冷嘲热讽、对她不够体贴)。
这人需要的是耐心的教导和探索,为使他得蒙光照。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你并不想简单地告诉他他的偶像是什么,然后告诫他转而敬拜神。不要以为人们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告诫是必须的,但只有在一个人既晓得他在做什么,又明白他为何这样做的时候,它才是最有效的。
这些关于如何解决敬拜之心的重要警告,会帮助你用适合他们处境的方式对待他们。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4节说:“我们又劝弟兄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保罗鼓励我们,面对有不同问题的人时要有分辨。闲懒的人需要警告,胆怯的人需要鼓励,软弱的人需要帮助,小信的人需要有盼望,愚昧的人需要责备,被苦待的人需要安全感,忧伤的人需要安慰。这份清单还可以继续写下去。
在每次辅导谈话中,一个不变的要素就是“要向众人忍耐”。灵命长进需要时间,这就要求辅导者和被辅导者都有忍耐。要记住必须有更大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辅导会面可能只会持续几次,但灵命长进应当是毕生的追求(参见腓1:6,2:12-13)。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在生命中搭建属灵的基础架构,而不仅仅是堵住漏水的大坝。当人们对自己内心的认识与日俱增,对基督的信心也不断增强,他们就可以日复一日地更像基督。
提出救赎性的解决之道
最后,提出救赎性的解决之道。在每次辅导交谈中的某个时刻,应从探索关注点转移到对这人的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一旦你已经了解了最新情况,回顾了预备功课,并进一步探索了关注点,那么是时候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了。
在上一步骤中,你的大部分工作是揭示出人们的内心是如何敬拜的。而接下来的一步是,我们要鼓励一个人在她的特定处境中敬拜神。她如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难处呢?她是对神有信心还是把盼望放在别处了呢?牧者所采用的任何策略都无法吸引一个人来敬拜神,唯有神才能在人心里动工,使人来敬拜他。虽然这包含着极大的奥秘,但有几件事情圣经却讲得清清楚楚:
· 唯有借着信心,人才能在敬拜中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参见罗1:16-32)。
· 信心是从听基督的道来的(参见罗10:17)。
· 基督的道是由传道者宣讲的(参见罗10:14-16)。
信心是神的恩赐。但神选择使用他的百姓宣讲他的道,作为激发人们信心的途径。你可以把辅导看作是,根据人们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宣讲神的道,以此建立对基督的信心,使人能正确地敬拜。你的目标是提升人们的信心,这样无论处境如何他们都能发自内心高举基督地敬拜神。
这并不意味着一旦你了解了问题所在,就开始对被辅导者讲道,而不是与他们交谈。辅导不太像讲道,它更像是一场交谈。在辅导中,我们与你面临同样的试探——告诉人们他们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神的话语又是怎样说的,然后把他们送出大门。请不要这么做。不要对他们讲道,而要与他们交谈。
只不过这是一次以教导为目的的交谈,毕竟你是牧者。一同查考经文,想办法把经文应用到他们的处境中,并制定具体的计划予以实施。根据经文教导他们,特别是当存在着误解或糟糕的解经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那些求助于专业辅导员的人常常会抱怨说,关于如何处理自己的问题,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牧者不应该犯同样的错误。他们理应是神智慧的管道,可以引导那些受苦和犯罪的人。
根据不同的人和处境,牧者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救赎性策略。以下是一些不同的策略,帮助人们了解在他们的处境中如何凭信心回应。请注意:下列步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帮助人解决问题。
重新介绍神
由于现今的人们普遍不熟悉圣经,所以许多基督徒对神的属性认识很肤浅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当神借着他的道启示自己时,认识神就是人生命中信心的最大源头(参见耶9:23-24)。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认识神的属性都会大有帮助。
对神错误的认识,会影响到我们对生活的回应。如果一个人把神看作是挑剔的神和纠察罪孽的神,那么她必以惧怕的顺从来回应。这样,基督信仰就成了道德表现,人生也变得没有恩典。如果一个人把神看作是精灵或圣诞老人,他会期望神赐予幸福。不出意外的话,当苦难临到时,他会以沮丧和失望来回应,而此时若你开始谈论神为自己最终的荣耀行事这些方面,就会激怒他。
对神的错误观念,往往与一个人最深的欲望和对生活的核心期待密切相关。而真正认识神,会让这些欲望和期待变得井然有序。
去除心理学的影响
有时候,人们是如此接纳文化的标准,以至于你教牧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劝说他们放弃那些完全不合乎圣经的优先事项和价值观。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自称是基督徒,但他们大多是基于属世标准的框架看待人生。这可以是外显的,比如过分认同各种心理学标签(如各种双相障碍、抑郁症或创伤类心理疾病);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他们谈话间使用流行的心理学语言。
帮助别人首先把自己看作是神的儿女(而不是双相情感障碍或精神分裂病人),或者接受苦难对于基督徒来说是正常的(而不是逃避受苦),需要耐心修正对方心里某些非常微妙的假设。基督徒最真实的一件事就是,无论人生理上有什么问题,他(或她)始终是基督宝贵的产业。除非人们按照这种优先次序行事,否则他们很难用信心回应自己的困境(参见腓4:3-16)。
改变旧的习惯表现
如果人们陷入了表现陷阱(performance trap),认为他们必须要“做”一些事才能赢得神的眷顾,那么他们需要认识到,恩典是白白赐给人的(参见弗2:4-10),并学习在神的爱中安息(参见罗8:31-38)。一辈子律法主义的表现心态不会一夜之间改变。有些到你这里来接受辅导的教会成员,有着如此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你就像是在帮助那些刚刚脱离邪教的人消除受毒害的思想。还有些人会躲在神的律法观背后,这让他们看不到自己更深的亏欠。无论如何,若基督徒有根深蒂固的不合圣经的思维方式,那么他必须接受两个真理的挑战,即人远比我们所有人愿意承认的更为可耻,然而我们却能被塑造的比我们所敢盼望的更圣洁。
对比实际预设和认信预设(Functional and Confessional Assumptions)
我们口中说自己相信的与我们实际的行事方式,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一位在童年时代遭受父亲殴打的成年女性,会很难信任男性,更不用说那些有权柄的男性了,尽管她知道圣经如何描述已得救的男性的行为举止。又或者一个在孩童时期就被吸食海洛因的父母遗弃的成年人,可能会四处游荡,认为他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因为觉得没有人会帮助自己,尽管他在圣经上读到基督徒团契的力量。这两类基督徒都在与充当他们生活指导原则的实际预设争战。在上述两种处境中,实际预设相当明显。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带着更加不易察觉的实际预设走来走去,这些预设误导了我们的生活,因此更难识别。
另一方面,认信预设是我们所知合乎圣经的真理。我们可以通过教导正确的认信,来破坏那些糟糕的实际预设(参见诗73:1-28)。牧者需要把那些构成实际预设的罪责、羞耻和谎言连根拔除。我们必须呼吁、教导和劝说这个人,让他认识到以神的眼光为导向的人生的惊人价值。当那位受虐待的女士最终能与父亲和解,并且深信神对她的爱时,她就能重新思考,在天堂的这一边是否真的存在满有爱心且愿意舍己的男性权威。而当那对吸毒成瘾者已经成年的儿子认识到,在基督里人际关系的局限及救赎时,他就可以学会适当地信任他人。
重新塑造
一幅优美的画作会因为丑陋的画框而黯然失色,这也是经营高端美术作品的人对画框相当挑剔的原因。同样的,痛苦或惧怕可以决定一个人讲述自己经历的方式,这会传递出一个总体的印象,表明情况令人无法忍受。你身为牧者,可以帮助人们用明确的合乎圣经的框架来重新定义他们的原始信息。帮助那些挣扎中的人思想,神会如何安排他的处境,以致他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布景。
一个沮丧的男子认为自己的婚姻问题毫无盼望,但他可能对牧者的看法深感惊讶。他的牧者曾经遇见过很多婚姻陷入困境的夫妻,其中有些与这男子的情况类似,因而牧者知道存在着一条救赎之道。这位牧者对事实的解析为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能给人带来新的盼望。
为了会众的缘故,不要接受他们所认为的出发点或结论。帮助他们思考新的框架、新的角度、新的光照,更好地使他们定睛于圣经图画中对救恩的盼望。一句重新树立框架的话有时能明显地澄清问题。这就是鼓励的实质——在各样处境中给人勇气。而保罗就是这样对待帖撒罗尼迦人的,他帮助他们按照等候他们的荣耀未来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参见帖前4:13-18)。
揭示潜在的因素
在所有处境中,都有一些未言明的因素决定着正在发生的事情。一位妻子可能会对如何花钱或丈夫应当如何服侍她有所期待。她可能担心丈夫会抛弃自己,就像她父亲抛弃她母亲一样。她可能有一种权利意识——她丈夫欠她一栋大房子、一辆好车和漂亮的衣服。她可能会与辖制她内心的偶像争战,比如举止完美的孩子,或者与丈夫有无与伦比的性生活。期待、担心、愤怒、权利、冷淡以及偶像崇拜都是潜在的因素,可以定义和操控任何处境。除非牧者把它们挖掘出来并逐一说明,否则很难深入对付一个人的生活或处境。爱世界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是无所顾忌的,还有些则是不易察觉的。但提醒一个人认识到她没有察觉到的东西,然后将她引向基督,并以基督为真正的敬拜对象,这就是在帮助她了(参见约壹1:8-10,2:15-17,3:1-3)。
表明后果
生活中的每一个决定无论大小,都会带来后果。这就是圣经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原则。你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参见加6:7-10)。做决定前的教牧辅导,有助于探讨一个人可能面对的不同选择,并追溯某些选择或习惯的逻辑后果。根据牧者的经验以及其他人的意见,他能够描述出一个决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事实上,一个牧者会发现自己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说预言”,它不是严格的、直接从主而来的话语,而是从某种意义上发出清楚和清醒的某些后果的警告。然而,这类警告还应当伴随着关于祝福的充满盼望的描述,这祝福乃是从顺服神而来的。基本上来说,你是在挑战人们培养一种看见,认识到他们的行动、态度和欲望将会把他们带向何方,无论是好是坏。
当面责备和重新定位
牧者经常要与内心刚硬或愚昧的人展开艰难的对话。当面责备是教牧生活中一个正常部分,也是讲道这一庄严使命的一部分(参见提后4:1-5)。如果牧者爱他的羊,那么当他们走偏路时,他就会警告和规劝他们。如果牧者理应当面责备人却不这样做,那么他心里就没有爱,而是充满惧怕。但神会与那些寻找失迷真道者的人同在,尽管那些人并不清楚自己已经走偏(参见雅5:19-20)。
知道如何在一个特定处境下当面责备,往往并非易事。但你应当始终能依据圣经说出要责备的事、为什么它不讨神的喜悦,以及它在个人生活中有何种表现。当面责备应该始终带着救赎的目的和个人的委身。人们常常拒绝听从警告,进而跳下悬崖,陷入公然犯罪的境地。但这并不一定表明你的责备欠妥。你负责举起警示牌,但唯有神的大能才能使人注意到它。
提出短期和长期目标
当一个人迷失在困难的迷雾中,看不到前面当走的路时,有时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出一些短期和长期目标。虽然改变是个奥秘,并且常常是循序渐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辅导过程也是模糊不清的。神呼召我们在活出信仰时要采取具体的行动(参见彼前1:13-19)。旨在解决问题的那些简单、实用的目标,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人们走出迷雾。
对牧者而言,设定目标需要做一些预备工作,因为陷入困境中的人往往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只需要记住一件事:目标应只与被辅导者直接负责的事情有关。我们不应设立一些要取决于其他因素才能够实现的目标。因此,与其为一个糟糕的丈夫设定目标,在下周有更好的婚姻关系(这也要取决于他的妻子),倒不如为他设立目标,让他向妻子认罪,并请求妻子的饶恕。或者,与其为一个抑郁之人设立目标,要他在两周时间里感觉更有盼望,还不如为他能直接控制的事情设立目标,例如读圣经、服侍别人或做运动。
结束语
就像初次会面一样,结束的时候我们要给人以盼望,布置预备功课,为下次会面设定期望,并为被辅导者祷告。有时,这能帮助他们总结自己会面的收获。在祷告结束之前,你可以问对方:“你从我们这次的会面中学到了什么?请列举一二。”如果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并不是你想要他们明白的,也不要灰心。这个总结的时刻还另外提供了一个机会,提醒人想到基督的荣耀以及神对这个环境的看法。所以,如果他们在叙述的过程中漏掉了一些重要内容,请花点时间耐心地教导和鼓励他们。
在结束这一章时,我们要提出一些实际的注意事项。首先,我们要说一说安排辅导频率的问题。在辅导过程前期,紧急的问题需要更多关注,因此通常可以安排每周会面。如果人打电话来威胁要自杀,你就要放下其他所有事情,立即解决这个问题。而对于那些不那么紧急的问题,则可以缓一缓再处理。一个长期患有慢性病的教会成员可能需要每月一次了解情况,并鼓励他用敬虔的眼光看待问题。安排辅导会面的频率,既要有经验,又要对你服侍的人有所了解。
若是可行,在两次会面之间,给人们足够的时间学习、祷告、与朋友交谈以及做些事情。让他们表现出,他们认真对待与你的交谈,并愿意把他们所学到的内容付诸实施。太过频繁地安排会面,可能无法使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实施改变。
辅导工作可能会从两方面给牧者带来过重的负担,一是辅导占用了太多的时间,二是辅导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关于时间,牧者需要特别小心,不要让辅导挤掉你预备讲道的时间。有时罪疚感会驱使牧者这样做,有时则是惧怕。会众需要你,而你也不想辜负他们。虽然我们在本书开篇说的是对的——你确实需要照顾群羊——但你绝不能让神话语的个人侍奉的要求挤占掉公开讲道的工作。这需要牧者有智慧,因为总会有充满危机的几周,你必须要在比平时预备讲道少用五小时的情况下上台讲道。但如果你总是在未有足够预备的情况下上台讲道,从长远来看,这对你的会众是有害的。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会众的需要,就不要害怕拒绝个人。
关于精力,当你在一段时间里与某个人会面时,注意不要在辅导中做大部分的工作。请思考所谓的二八法则。你的帮助对象必须负责在每次会面中承担80%的工作,而你要用好问题、一些圣经经文、恰当的建议来引导他(或她)。通常来说,不成熟的基督徒在会面时需要你提供更多的帮助,例如教导或建议,而你应当甘心乐意地以这种方式服侍他们。但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些没有完成预备功课的人,你会遇到一些人,他们与你会面只为抱怨自己的难处,却不想努力解决问题。对于你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总是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不管”、“我不要”。在这些情况下,必须直截了当地与对方沟通谁应当承担这些繁重的工作。你要学会区分,哪些人是真正受伤以致动弹不得,而哪些人只不愿意动而已。
牢记以下问题,但不一定要在辅导会面中提出
· 这个人得救了吗?他(或她)明白什么是福音吗?如果不明白,我可以做什么来帮助他(或她)更加明白福音呢?如果这人不是基督徒,我应当怎样调整辅导过程呢?
· 这个人的信心状态和表现是怎样的?按着他的处境,忠心应该是怎样的?
· 我在这人的生活中看到了哪些苦难?他(或她)的苦难观是合乎圣经的还是被世界扭曲了呢?
· 我在这个人的生活中看到了哪些罪?他(或她)也看见了还是对罪视而不见呢?
· 这位女士是如何被得罪的呢?是否有可能和好呢?我该如何帮助他(或她)看到和好的路呢?
· 在这种处境下,是否有任何有盼望的迹象?神在这人生命当中有什么施恩的证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