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字幕整理):第24讲:希伯来书(一)
四、希伯来书的内容架构: 这是一封「鼓励」的书信,也是一封「严厉」的书信。作者不断的警告,也不断的恳劝在各章中,先是论述一件事,再来就是警告与恳劝,一直轮流。有趣的是, 越读到后面,论述」与「劝勉」的比重逐渐改变。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论述很长,劝勉很短;再来的部份,论述越来越短,劝勉则越来越长。最后第十一章的论述之 后,十二、十三章都是劝勉的话,重心由论述转到劝勉。所以希伯来书前面比后面难懂,「论述」难懂但「劝勉」容易了解。再来,「让我们」一词在整卷书信中出 现了有13次之多,而光是十二、十三章就高达8次。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希伯来书的架构: A、负面消极的对比(1-10章)『别走回头路』 1.儿子比仆人更好(1-6章) 好过 先知、天使 使徒【摩西及约书亚】 祭司【亚伦及众子】 2.本体比影子更好(7-10章) 好过 祭司【麦基洗德】 原本的约 献祭【一次献上】 B、正面积极的连贯(11-13章)『要继续前行』 1.对神持守信心 亚伯 以诺 挪亚 亚伯拉罕 以撒 雅各 摩西 约瑟 约书亚 喇合 基甸 巴拉 参孙 耶弗他 大卫 撒母耳及众先知 2.定睛仰望耶稣 信心的创始成终者 新约的中保 营外受苦的那位 回教徒是很难信主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信耶稣是走回头路,他们相信穆罕默德才是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位先知,他们接受耶稣是先知,但祂不是最后最好的那一位。这种想法当然不对,耶稣才是至高的那一位。就算穆罕默德再崇高,他也不是上帝的儿子。 在旧约圣经里有耶稣的许多影子,有人称之为「预表」。在希伯来书则称之为「影子」。读旧约圣经就是一直在读耶稣的影子,这是很重要的观念。读「利未记」这 卷书就是在读耶稣的影子,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读懂。「献祭」就是十字架的影子。「献祭的牲畜」、「逾越节的羔羊」就是耶稣的影子。现在我们不必再看羔羊, 因为我们已经有耶稣了。本体会投射出影子,而我们已经有了本体。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时候,以撒几岁?是8岁?还是12岁?每个犹太人都会告诉你以撒是三十几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男子可以轻易板倒他老爸,但以撒却选择顺服。这是因为我们将创世纪分章,就忽略了下一章接下来的事件,谈到撒拉过世。从撒拉91岁生以撒到撒拉127岁过世,你如果知道以撒当时大约33岁,耶稣的影子就更清楚了。而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摩利亚山,正是耶稣被钉十架的地方。当天使阻止亚伯拉罕杀以撒后,亚伯拉罕转身一看,有一只公羊 两角扣在荆棘丛中……。几世纪以后,上帝的羔羊头戴荆棘,在摩利亚山上被献为祭。
五、负面消极的对比: 在这里作者问:为什么要回去旧约?如今你们已在新约中,这个约的根基是「赦免」还有「遗忘」。这是非常奇妙的恩典,上帝不但要饶恕,也要遗忘,再也不重提 旧事。「我要和你立新约,不再记念你的罪。」我们需要记住,上帝饶恕之后就会把这件事忘记。问题是我们忘不了,所以才无法饶恕自己,也很难饶恕别人,因为忘不了他们所言所行。但上帝说:「我不再记念你的罪。」那是新约。你们甘心回到旧约吗? 作者又说:而且你们从现在起,每天、每周、每年都要不断地献祭,难道说你们还要带鸽子和羊,割开牠们的喉咙让血流满地吗?这原是上帝的命令:不流血,罪就 不得赦免。但是你们现在已经有了完美而且足够的祭了,已经不再需要了,现在你只需要耶稣的血就够了。这就是希伯来书的信息:难道你要放弃最好的,退而求其次吗? 六、正面积极的鼓励: 希伯来书的前半段作者比较了新约和旧约,而后半段作者强调新旧约的信息是连贯的。有些旧约的东西已经废弃不用,因为是影子,而我们已经拥有本体。但旧约有 一样东西到新约仍然适用,那就是「信心」。要知道,我们在基督里得到的启示,旧约的信心英雄他们都没有,他们也没有圣灵的浇灌,即使到死都没有看到应许实现,但他们仍然继续相信。这样的信心值得敬佩,我们需要效法他们的信心。 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以色列的族长,上帝将他们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连在一起:「我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这是上帝的名字。 喇合是这批名单上第一个女人。她是个外邦人,还是个妓女,却把她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上帝的子民身上。她在耶利哥城帮助以色列的探子藏匿,结果当耶利哥城被攻陷时只有她这一家逃过一劫。圣经将她列为「信心的榜样」,不只希伯来书提到她,雅各书也提到她,甚至她的名字也出现在耶稣的家谱上,她是大卫的高祖母。 关于这些信心英雄,请注意两件事: 第一,他们的信心,是付诸行动的信心。挪亚因着信造方舟;亚伯拉罕因着信献以撒;摩西因着信做了这个;基甸、参孙因着信做了那个…,用你的行动,让我看见你的信心。所以,真正的信心要有行动。 第二,十一章有一节经文说: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未看见所信的事成真。但是有些人就算看到也还是没有办法持守信心。他们的信心,不只是在布道会上决志相信而已,而是一生坚定相信,即使没有看见应许成真。我们要效法这种信心。
图片、表格:第24讲: 希伯来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