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游戏
4月6日
石酷歹正在讲述一个“无私之家”的趣事:
这个游戏最好有两个以上的人参加,比如某个子女都已成年的家庭。
有人提议去花园里喝茶。
其中一个家庭成员小心翼翼地解释说,他不想喝茶,但是出于“无私”,他仍准备陪着大家一起喝。
其他人立即收回他们的建议,表面上也是出于他们的“无私”,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们不想被第一个说话者当作傀儡,用来表现他那小小的利他主义。
然而,第一个人也不愿被剥夺肆意表现自己“无私”的权利。
他坚持要做“其他人想做的事”。
而他们又坚持要做他想做的事。
火药味就这样出来了。
很快就会有人说:“那么好吧,我不喝什么茶了!”
真正的争吵随之而来,双方全都恶声恶气。
你看清这整个过程了吧?
如果每一方都坦诚地坚持自己的真正愿望,他们就不会丧失理智、风度尽失。
恰恰是因为这些主张都被颠倒过来,每一方都在为对方的愿望争斗,所有的怨恨(实际上源自受挫的自以为义、刚愎自用以及过去十年的宿怨)都通过那些名义上的、冠冕堂皇的“无私行为”得以隐瞒,或者至少以此为借口——一位有识之士曾坦言:“要是人们知道无私究竟惹来了多少敌意,牧师们就不会这样吹捧它了。”
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她是那种为别人而活的女人——要想知道那些‘别人’是谁,看看他们避之惟恐不及的表情就明白了。”
有人提议去花园里喝茶。
其中一个家庭成员小心翼翼地解释说,他不想喝茶,但是出于“无私”,他仍准备陪着大家一起喝。
其他人立即收回他们的建议,表面上也是出于他们的“无私”,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们不想被第一个说话者当作傀儡,用来表现他那小小的利他主义。
然而,第一个人也不愿被剥夺肆意表现自己“无私”的权利。
他坚持要做“其他人想做的事”。
而他们又坚持要做他想做的事。
火药味就这样出来了。
很快就会有人说:“那么好吧,我不喝什么茶了!”
真正的争吵随之而来,双方全都恶声恶气。
你看清这整个过程了吧?
如果每一方都坦诚地坚持自己的真正愿望,他们就不会丧失理智、风度尽失。
恰恰是因为这些主张都被颠倒过来,每一方都在为对方的愿望争斗,所有的怨恨(实际上源自受挫的自以为义、刚愎自用以及过去十年的宿怨)都通过那些名义上的、冠冕堂皇的“无私行为”得以隐瞒,或者至少以此为借口——一位有识之士曾坦言:“要是人们知道无私究竟惹来了多少敌意,牧师们就不会这样吹捧它了。”
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她是那种为别人而活的女人——要想知道那些‘别人’是谁,看看他们避之惟恐不及的表情就明白了。”
选自《地狱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