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章节《创世纪释义》 第十八章

《创世纪释义》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19:1 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看见他们,就起来迎接,脸伏于地下拜,

在所多玛这样败坏的城里,有一个人住在默观的安息里,神救他脱离对恶人命定的毁灭。罗得坐着,预表他在安息里默观神。他是亚伯拉罕的侄子,属于弃绝给神之人的族类,因此他做了亚伯拉罕在前一日做的事,不过程度上要低得多:因为他仍坐在城门口,标志这只是初阶的默观,但些许远离了喧嚣杂乱的活动。而亚伯拉罕是坐在帐篷门口,标志着他已经脱离了与受造物的一切来往,在神里面安息了。

19:12 二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一切属你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

一个默观的人,尤其在初期,尚有许多捆绑,使之与受造物来往,很难摆脱。因此两位天使只得催促罗得。但光用话催促还不太管用,因为罗得这样的人虽然明显满了火焰和热心,当有许多困难要克服的时候,却行动迟缓。因此,神或祂的天使有必要牵着他们的手,使他们快速从中出来,保护他们免于倾覆和毁灭。

19:16 但罗得迟延不走。二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们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19:17 领他们出来以后,就说,逃命吧。不可回头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这些人如此缺乏勇气,软弱并依恋世物,神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绝无可能逃出来。神希望引他们脱离一切受造物,用祂的旨意引导他们,于是吩咐他们不要回头看,也不可站住。这阶段的人会犯这样的错误:要么藉着反思而回头看,要么因着有所保留而停在神自己以外的某种事物上。天使们劝他们停止与受造物的一切来往,起身上山,也就是默观的最高阶段。

19:18 罗得对他们说,我主啊,不要如此,

19:19 你仆人已经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显出莫大的慈爱,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这灾祸临到我,我便死了。

19:20 看哪,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这不是一个小的吗?求你容我逃到那里,我的性命就得存活。

犹豫的人害怕损失,先是给自己找理由,希望靠谨慎来自保安全。他们提议去自己选的一个小城,以保障他们能过自己想保留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能自行其是。他们还不能完全把自己信托给神,把自己完全弃绝给神的旨意。他们甚至给小城找了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仿佛在说:“比起这些伟大而更危险的灵命历境,我更偏爱一条较低的、更有把握的道路”。他们也希望神也同意他们的安排,于是问神:“这不是一个小的吗?求你容我们逃到那里得平安。这难道不是谦卑的路吗?这路能赐生命给我的魂。”

19:21 天使对他说,这事我也应允你。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

神考虑这些摇摆之人的软弱,就垂听了他们的祷告,把他们所求的赐给他们,甚至是通过奇迹的方式给他们。这让他们欣喜若狂,以为他们的恳求是神所喜悦的,也是对他们有益的,因为神为他们行了神迹。但事实刚好相反,神仅仅是为了他们软弱的缘故才答应了他们的祷告。

19:26 罗得的妻子在后边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这位灵命不深的人不听神的吩咐,开始反思17 ,回头看。对于走这条道路的人,义无反顾往前走,不回头看,是极其必要的。神把这个软弱的女子变为一根盐柱,以立为鉴戒,由此表明在这条只凭弃绝和信心来引导的道路上,我们自己的智慧、审慎和远见都是毫无用处。我们凭自己想采取的一切举措都只会成为内里生命道路的拦阻,绝不会有助于进步。

17 译注:reflection 意为反思、自省,回头看。指人回想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忆自己的心思、情感及属灵经历,以及反思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

19:29 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他记念亚伯拉罕,正在倾覆罗得所住之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之中出来。

19:30 罗得因为怕住在琐珥,就同他两个女儿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他和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

神因着亚伯拉罕这位完全的默观者的缘故,救罗得这位初学的默观者脱离他所选择居住之城的倾覆。罗得藉着祷告,或者更准确说是因着亚伯拉罕的缘故,得启示要上山,与两个女儿住在一个洞里:洞代表默观者的独处。

19:33 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大女儿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罗得与两个女儿在一起,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安静隐居;但他没想到,正因为他太相信自己,两个女儿将会成为他跌倒的根由:神许可这事发生,首先是让他明白,若神不亲自保护他,他想保护好自己是徒然的,其次要藉这事的发生,引导他完全弃绝自己。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