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德国教会的改革(2) |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3.教会管理制度的发展
路德对教会的形式、组织及行政管理,并不特别关心。
他所采用的教会管理制度,不是根据圣经,而是根据当日教会的实际情况。
路德推行教会“访问员”(Visitors)制度。
当这些访问员观察了不同教会后,每个人都感到教会迫切需要改革。
他们看到天主教圣职人员的失职,百姓和祭司对真理的无知,而且无知到令人无法置信的地步;大部份祭司不会讲道,只会喃喃地念诵弥撒词句。
这些访问员参观各教会后,写出一套规条,作为教会生活的指南。
路德派教会不设主教,只有监督(superintendents)。
他们执行主教的工作。
信徒是教会的基层份子,由教会议会(council)所管理。
这个议会是由牧师及几位当选的平信徒组成。
路德的教会管理制度,最独特之处是:他给政府的地位。
路德受环境影响,认为政府应当高于教会。
从人的角度来看,路德个人的安全,全赖撒克逊选侯的保护;而且,也只有在接受复原派信仰的君主治下,复原派教会才能生存。
由于这种环境因素,路德势必给复原派君主特权。
有一段时期,路德深盼能在德国兴起全国性复原派教会,将所有德国人包含在内。
但这项期望始终未能实现。
甚至在德国境内的教会也分裂成区域性的教会。
十六世纪中,在不同方法、不同情况下,教会改革也在丹麦、挪威、瑞典各国展开,他们均采用路德的方式。
丹麦和瑞典的改教成功,成为后来宗教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4.研读与崇拜的材料
公元1521年四月至公元1522年三月,路德隐居在瓦特堡其间,将圣经译成他同胞的语言——德文。
罗马天主教只许教会领袖及学者研读圣经,路德则认为每个人都有权、也有义务自己读圣经。
在教会崇拜中,路德以德文取代拉丁文。
路德也积极从事教育工作。
为了帮助一般愚钝无知的百姓,他不遗余力,在各地设立学校。
为了使孩子们从小接受纯正道理,他写了“小本信仰问答”(Shorter Catechism)。
虽然是一本小书,却是这位伟大改教家的重要著作之一;它成为后来信义宗各教会,世世代代的儿童最基本教义。
这个新教会也需要新诗本。
路德,这位不寻常人物的另一项伟大成就是:在他四十岁左右,正与罗马教会力搏之时,他却绽放出写诗的能力,为新诗本写了许多诗歌。
路德的诗歌,大部份不够典雅,但其中的一首“上主是我坚固保障”却成为永垂不朽之作。
路德坚信宇宙间只有一个有形的真教会。
他不认为自己和跟从者是脱离教会,相反的,是罗马教会离开了新约的教会。
路德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建立新教会,他所作的,只是把一个走了样的教会加以改革。
为了将路德派教会的信仰正式公诸于世,他撰写了一份信仰告白,提交公元1530年召开的奥斯堡国会。
这份信仰告白就成为后来有名的“奥斯堡信条”(Augsburg Confession),这也是初期教会制订信经以来的第一份信条。
奥斯堡信条并未取代初期教会的信经(包括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敦信经等),乃是根据这些信经增补而成,包括这些信经的内容,并加以扩充。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

主页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