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章节第18章  上帝的怜悯 | 智慧的开端

第18章  上帝的怜悯 | 智慧的开端

圣父,你的智慧激起我们对你的敬仰,你的大能令人肃然起敬,你的出现 让每一个地方成为圣地。我们以为最不需要你的怜悯,主啊,教会我们怎么感 谢你的怜悯都不够,因它给尘灰以美丽,变哀悼为喜乐,给忧伤的灵赐下赞美 之衣。借着耶稣基督我们祝福和赞美你的怜悯,阿门。

借着永约之血,我们这些罪人最终到达了天家。如果我们有一百架竖琴,但最甜美的,莫过于那个能够完全奏出传扬神怜悯的音符。 为什么我们可以来到天家?我们来到神面前,岂是因为罪吗?岂是因为悖

逆的我们伺机罢黜创造之君王的荣耀吗?岂是因为我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 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吗 ?岂是因为我们放纵肉体的私欲,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吗?但我们从前 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祂为敌,而今我们要见祂的面。祂的名字必写在 我们的额上。本应被流放的我们,竟得享用圣餐;配得阴间痛苦的我们,竟能 体会天堂的极乐。所有的这些都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 到我们。英国十七、十八世纪的诗人约瑟夫•艾迪生写道:

我的灵魂追寻着
神你的怜悯,
我不能明白你所予的和所为的,
在惊异和爱中,
我沉醉在赞美你的荣耀里。 怜悯是神的一种属性,是指神在处理事情时富有的同情心,神性中的无限

,和永不枯竭的精力。新旧约都在传扬神的怜悯,旧约中的要比新约多出四倍 。

我们应当永远从脑中消除这种常见的错误:认为以色列的神只负责公义与 审判,怜悯和恩典只属于教会的主。原则上,旧约与新约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新约是对救赎真理更好的发展。独一的神虽在旧约和新约时代说话,祂所行的 与祂所是的却无比一致。无论何时何地,神出现在人前时,祂所行的正是祂自 己。不管是在伊甸园,还是客西马尼园,神都是一样的既怜悯又公义。祂总以 怜悯待人,当怜悯被轻视时,祂会以公义相待,在洪水时代之前如此;当基督 行走在人间时如此;今天的和将来的神都如此,不因其它,只因祂是神。

倘若我们铭记,神的怜悯不是暂时的一种情绪,而是永在的一种属性,我 们便不用惧怕它某天会终止。神的怜悯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它绝不会更多 或更少,因为它自身是无限的。不论天上、地上、还是阴间已发生的或将要出 现的,都不能改变神怜悯的心肠。祂的怜悯与同情永驻,势不可挡、永无止境 。

正如道德的不公正必遭遇神的审判一样,人类的悔罪和苦难必有神的怜悯 相顾。世上若没有罪孽、痛苦和眼泪,神无限的怜悯也许会隐藏在自己心里, 不为受造的宇宙所知。没人需要怜悯,也就没有歌颂怜悯的声音响起。唤起神 怜悯的正是人类的苦难和罪恶。

“求主怜悯,基督怜悯!”教会这样祈求了数个世纪;但如果我没有误会, 我听到的是,绝望中痛苦祈求的声音。教会往往一次又一次,在无声的绝望中 哀伤地哭泣,使人以为她在祷告一个永远不曾奢望得到的恩惠。她也许会继续 尽职尽责地歌颂神的伟大,无数次的默诵教义,但她所祈求的怜悯听起来了无 希望,怜悯就像一种属天的礼物,只能渴望却永远无法真实拥有。

若我们没能抓住那些意识中的经历过的怜悯,以及之后带来的纯粹的喜乐 ,会导致我们不信或者无知,或者两者兼有吗?会的,以色列就曾有过。保罗 作见证:“我可以证明他们(以色列人)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他 们没信心,是因为至少有一件事他们不晓得,这件事意义重大。希伯来书记载 ,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听见的道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 道调和”。要接受恩典,我们必须首先明白神是怜悯的。知道祂曾怜悯过诺亚、 亚伯拉罕、大卫,以及将来某天祂仍会显示怜悯,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相信祂 的怜悯是无止境的,白白得来的;而且借着我们的主基督耶稣,我们今天仍旧 可以享有。

我们或许一生都在不信中祈求怜悯,甚至在最后的日子,仍然悲哀的期望 在某时某地可以得到它。这就相当于我们已被盛情邀请参加宴席,却始终徘徊 在殿外,最终饿死。或许我们能,若我们愿意,用信心依靠神的怜悯,大胆而 热切地踏入殿堂,不受羞怯的不信阻挠,坐下来享用祂为我们摆设的筵席。卫 斯理写道:

兴起,我的灵魂,兴起吧; 抖落掉愧疚和惧怕; 耶稣宝血的牺牲 为了我而洒, 因此在施恩的宝座前,我坦然无惧, 祂的手中写着我的名字。

我的神与我和好了; 祂宽恕的声音传到我的耳朵, 我成为祂的子女, 便可以不再惧怕: 带着信心亲近神, 呼叫,“父啊!阿爸!父!”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