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传的视野、宝座的宏观躲在教会的地平线,只能看到四墙之内的景象;人若被提升到主宝座的高峰,透过他的高度来看教会增长的路向,视野必超越四墙,看见他的国度如大山充满天下(参但二35)。有一家教会发展得不错,每主日崇拜人头涌涌,水泄不通;长老骄傲地对一位外来的讲员说:“你看,我们的教会坐满了人!”外宾把眼光移向窗外的人群,轻轻地说:“教会坐满了人,因为教会有四堵墙。”人的视野若只限于自己教会的地平线,人便容易患上“四墙短视症”;人若被提升到主宝座的高度,就必拥有“宝座宏观”。
所谓“宏观”,是看见神自创世以来所设计的救赎计划;所谓“宝座宏观”,就是从神宝座的角度看这计划;而“教会宏观增长”,就是把教会的发展、构想、路线、企划等建立在这个大计划上,以收宏观效果。宏观也表示胸襟,当人看到教会在四墙外发展,这发展似乎与自己教会无直接关系,但却知道神的国度已在扩展,人就因此高兴,因为这不是为自己收果子,乃是为国度收子民。
宏观大计
整本圣经,神启示我们一个救赎万民的大计,这个大计已启示了亚伯拉罕(参创十二1-3)、大卫(参诗六十七)、以赛亚(参赛四十九5、6)、约翰(参约三16)、保罗(参弗一8-10;罗三21-26)等人,这计划就是从万民的源始,然后万民对神的离弃及至万民的得赎,而以建立万民蒙福的国度为止。这国度计划是神爱万民万族的明证,而差传事工便是对这大计的认识、认同及参与。信徒若一生只看到自己教会内部的事奉及发展,他似乎忠于自己的地方教会,但他未必忠于主的使命。教会若单有教会大计而无国度宏观大计,这教会也是狭窄、自私、自保、内向的教会,与神的心意相隔千里。在正常的情形下。信徒的生命大计与教会的增长大计应与神的宏观大计相吻合,这信徒或教会便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所谓“有普世感的基督徒及教会”便是把基督的宏观大计放在心中,顺服及参与完成他的计划。
表格一:六十亿宏观世人
信仰情况福音信仰基督徒
伊斯兰教无生命基督徒
无神、无信仰印度教
佛教部落宗教
其他人数
11亿11亿
9亿9亿
8亿3亿
3亿6亿
宏观世界举目向田观看,田地就是世界。多少教会今天只看到自己教会,只看到自己社区,只看到自己同胞。这种狭窄的看见带来了教会狭窄的增长路线。有差传负担的教会视野广阔,看见整个世界在魔鬼的控制下,而这种胸怀普世的心推动人加入宣教的行列。全球有三份之一人口是基督徒,约二十亿,但有九亿是无生命的挂名基督徒,剩下的福音信仰基督徒有十一亿,即约人口六分之一,而其他六分之五仍在救恩门外,死在罪恶过犯之中,信奉不同异教,他们迫切需要福音。可是我们百分之九十五的基督徒却留在同文化及本地事奉,缺少宏观视野及宏观行动。若要接触多些未得之民,必须有所跨越,包括国界的跨越及文化的跨越,因此让我们看到差传事工的必须及急需。“10/40之窗”(指如下图中北纬十度至四十度,从日本直到非洲西岸的广大地区),是一个宏观世界需要之窗,这窗让我们看见异教的大营垒,是最赤贫、最动乱的国家及民族,也是最需要福音的地区。教会应透过这窗户,看到一个极需福音的世界,而全力参与拯救行动。
一、从文化及宗教看世界禾场可分为六大文化及宗教群体:华人群体、伊斯兰教群体、基督信仰群体(美、欧、俄)、印度教群体、佛教群体及精灵信仰群体。每个群体各有特色,所以要以合适当地文化及处境的方法和策略来实行差传事工。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先绝大部分基督徒居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地区,而大部分未闻福音的人却生活在其他地区,所以跨地域及跨文化的宣教事工乃是全球福音化的最关键工作。其次就是华人同时是全球最大的禾场及最有潜力的宣教士差派群体,所以如何善用散居华人的特点及整合各地华人教会的资源来实行普世差传也是差传成败的关键。
普世华人信仰及华人教会的分布(数字来源:林安国,2003)
华人教会
华人信徒人数华人人口
百分比中国大陆(估计)
447,76160,000,000
1,295,330,0004.63%
亚洲
6,8671,551,504
58,219,8002.7%
北美洲1,200
208,0003,700,000
5.62%
欧洲146
13,0651,364,000
0.96%非洲
12570
208,0000.27%
拉丁美洲
865,240
933,6000.56%
大洋洲218
14,500322,900
4.49%
海外华人总数8,529
1,792,87964,748,300
2.77%合共
456,29061,792,879
1,360,078,3004.45%
二、从差传路线看世界禾场(一)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及社会环境,所以需要不同的差传方法。(二)开放地区:布道植堂
(三)后共产地区:整全福音(四)10/40之窗地区:服务见证(五)散居之民:布道植堂(六)无语文群体:圣经翻译
(七)封闭地区:福音广播网络
三、从世界趋势及情况看世界禾场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增长幅度。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社会、民生、经济及政策,因此也影响差传事工。简言之,欧美等基督教背景的发达国家人口在减少中,而第三世界(大部分是福音未及的地区)的人口却不断增加,因此跨文化宣教的需要是与日俱增的。人口老化最快速的地方也是已发展的西方国家,而非洲、拉丁美洲及第三世界国家如柬埔寨(Cambodia)等地区却有超过一半人口是青少年人,不同年龄的福音对象有不同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宣教的策略及方法。整体而言,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国家都是已发展的国家,但最需要福音见证的地方往往是最贫穷及落后的地方,当中不少更是限制福音见证的地区,所以整全福音、社会发展服务及双职宣教的事工及工人极为重要。今天的世界充满苦难、贫富不均、社会不公义、天灾及疫症等问题,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及全人关怀的宣讲见证方法仍是最有效的宣教模式。
宏观教会宏观教会是以主的大使命为根基的教会,而这教会的增长路线必须是宏观路线。以下介绍一个理想宏观教会的增长模式,这模式称为“50/50教会”,就是把教会的资源及人力分为两半:一半发展教会内的事工,如强化灵命、向上敬拜等;另一半发展教会墙外事工,如布道、服侍及差传。这比例并非绝对,但比例的分配正反映教会的发展重点及背后的哲学在哪里。95/5的教会肯定是内向、缺少布道、发展缓慢、没有实行大使命的教会,可能更是矛头相向的教会,但50/50的教会则一定满了活力和动力。
跨越行动的原则
一、一家教会不能接触全球众多社群,必须按部渐进,可以用认顾的方法集中在某些未得之民:例如在某国中的伊斯兰教教徒或中国的某少数民族。二、在经常费及建堂等费以外学习信心认献,向着25%的目标前进。三、不但差传基金要达25%,也应鼓励人力投入25%,使多人参与短宣、带职、长宣、差委行政、差关小组、宣传推动小组等。四、勿忘用25%祷告时间为普世需要及呼声祷告。
内强行动的原则
一、华人教会用太多人力在诗班及行政开会,用太少人力在敬拜及门训,应有适切的分配。二、华人教会不能在主日用十分钟唱一首诗及读一段经文便说是向神敬拜,然后等听道及散会。教会应重估崇拜的真正意义及内容。三、华人教会大多数是90/10甚至是95/5的教会,太多人力用于强化教会,太少人力参与布道差传,应以50/50为目标增长,这样才能产生近远的动力,质量并进。四、华人教会的成人主日学渐强,但门徒训练仍弱,应加强分配人力资源。
延伸行动的原则
一、教会的布道不能单用吸力,应来去并用,双管齐下。二、勿忽略社区服侍,这是光盐作用,在教会与社区中建桥梁。三、针对社区的需要确定教会服侍路线,务使社区感到教会对社区的关心及爱心。四、延伸的人力若只放5%,便只得5%之布道力,教会必增长得慢。10%的布道资源与人力投资是起码的分配,比例越高,增长越快。
五、植堂不但倍增布道之力,也是在本地实习宣教之好方法。结语差传的教会切切需要宏面增长,但在这增长之前,教会的领袖必须具有宏观的眼睛,这双眼睛不是自己生出,乃是透过主宝座之视野来看他的心意及他的大计,也看到整个世界卧在那恶者手下。宏观教会乃是以宏观的视野,采取宏观行动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