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教会内部的困扰(5) |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7.三次大公会议
从公元1409年到1449年间,教会举行了三次大公会议:比萨会议(1409年),君士坦期会议(公元1414至1418年),巴塞尔会议(公元1431至1449年)。
这些会议有三重目的:(1)弥合教会的分裂。
(2)改革教会的腐败。
(3)平息异端。
在这段时期,大公会议被公认是“绝对无误”,是教会的“最高权威”。
比萨会议毫无成就。
君士坦斯会议以选马丁五世为合法教皇,成功地弥合了教会的大分裂。
此外,又决定除了烧死胡司外,还把威克里夫的尸体自坟中挖出,将它和威克里夫的著作,一同焚烧。
巴塞尔会议的目的之一是恢复波希米亚教会的合一。
因为在波希米亚使用恐怖杀戮仍无法平息胡司派运动。
终于公元1436年,与胡司派达成协议,根据此协议,他们可以获得某些传道的自由。
该会议也答应尝试改革圣职人员的生活,并且准许所有波希米亚教会信徒,在领圣餐时,不但可以领受“饼”,也可以有份于“杯”的领受。
此次会议以平等地位与异端者交涉,并给予那些“公然反抗教会权威者”某些优惠。
会议中也与东方教会代表们签订同意书,这份同意书似乎治愈了公元1054年以来东、西方教会分裂的创伤。
东方教会代表们同意接受西方教会之教义,以换取西方对东方的援助,帮助东罗马帝国及东方教会面对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胁。
当同意书签定的消息传到东方后,引起强烈的反对;东方教会派去开会的代表们,被指责骂异端。
十年之后,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终于结束了所有使东、西方教会再度合一的努力。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

主页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