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教会面对新问题(1) | 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

第四十六章 教会面对新问题
1.新移民不守清教徒式安息
内战之后,欧洲移民比任何时期更多,从公元1865到1884年,七百余万移民进入美国,几乎一半来自爱尔兰和德国,爱尔兰移民全是天主教徒,德国移民则包括天主教徒、信义宗信徒及唯理派信徒。
在当时,全美国严格遵行主日安息的规定。
礼拜天所有商店关门,没有人在礼拜天野餐或旅行,更无所谓“周末”可言。
大部份美国人在礼拜天早上到教堂崇拜,晚上再参加晚间崇拜,他们继承了新英格兰清教徒或加尔文派奉行主日安息的传统。
但信义宗及天主教新移民却为美国带来了所谓的“大陆式安息”(Continental Sabbath),芝加哥是新移民的聚居之地。
主日在芝加哥乃被描写为:“上午是柏林,下午、晚上是巴黎,”意即,在芝加哥的人只有主日上午去教堂,下午、晚上便是休闲玩乐的时间。
新移民嘲笑美国人守主日的方式,为“清教徒式安息”(Puritan Sabbath)。
2.社区福音工作
新移民绝大部份非常贫穷,因而大城市中均兴建了庞大的贫民社区。
这些“外国人”(Foreigners)和教会毫无接触。
许多教会看到这广大的需要,将神的话带到他们中间。
公元1867年,浸礼派家庭宣教协会共有四十九位被按立的“外国人”,分别在德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威尔斯人、挪威人、瑞典人及丹麦人中间工作。
同时在浸礼派的三间神学院中,设立外文系,训练传道人专门向这批外国人传福音。
到如今,仍有许多宗派在美国大城中推动全国性福音工作。
白人不断进来,红人不断被挤出去,以致造成好几次印第安人之战,最后政府实行印第安人保留区制度后,才安定下来。
一些教会也将许多精力放在向印第安人传福音的工作上。

© 2023 约瑟粮仓版权所有

主页
搜索
我的